关于促进安全套在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公安执法避免将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
《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公共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备,然而实践中,因部分场所经营者担心被贴上“从事卖淫嫖娼活动”的标签,不愿放置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设备。此外,个别地方公安机关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将场所放置安全套与场所从事色情活动混为一谈的现象,加大了场所经营者顾虑,导致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卫生人员来就摆安全套,公安人员去就收安全套”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早在1998年原卫生部即会同公安部、中宣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中,已明确提出了不得将安全套作为卖淫佐证的要求。近年来,公安部三令五申予以纠正,严禁公安民警在执法中将场所放置安全套作为认定其是否从事卖淫嫖娼活动的证据使用。同时,公安机关在办理卖淫嫖娼案件时,依法提取当事人使用过的安全套、体液等作为证据,认定当事人是否实施了卖淫嫖娼行为是办案需要,符合法律规定。
二、关于加强主流媒体对安全套推广使用的正面宣传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将宣传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作为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加大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力度。近年来,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工作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其中,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在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广泛报道艾滋病防治知识,不断增强全民预防艾滋病意识和能力。每年印发通知,要求各类报刊刊登禁毒防艾公益广告,其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公益广告占比达到5%以上。此外,支持创办了《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并于2009-2011年、2015年4次组织全国新闻采编人员深入禁毒防艾工作一线,进行禁毒防艾宣传培训和集体采访,进一步提高防治艾滋病宣传系统化和专业化水平。2016年,工商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5部门公布了《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完备了法律责任,对中央主要报纸、主要时政类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播公益广告的版面、时长、时段等作出明确要求,并提出建立国家公益广告库,对相关媒体刊登防治艾滋病、使用安全套的公益广告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发布公益广告,并依法规范公益广告活动,加强预防性病、艾滋病等各类疾病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性病、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三、关于加强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和性教育
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及性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委会同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预防艾滋病教育(含性教育)工作:
在中小学生艾滋病教育和性教育方面,一是出台了《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等,明确提出初中、高中阶段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开展艾滋病专题教育,并对教育内容、课时安排等进行了具体规定。二是将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性教育内容纳入健康教育进行统筹安排,并与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中学阶段的生物等教学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三是对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性教育内容进行了细化、具体化和生活化,通过专题教育、黑板报、广播、展板等多种形式推进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落实。
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与性教育方面。一是通过专题讲座或利用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综合防控知识教育与性教育。二是结合新生体检向新生发放“防艾健康教育处方”,并在入学教育中开展相关教育。三是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配备相应数量的预防艾滋病与性教育相关科普读物,供师生开架阅读或借阅。四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闭路电视等设备,不定期宣传防艾知识及相关性教育科普知识。五是启动了强化预防艾滋病普及型宣传教育试点和易感染艾滋病行为学生干预强化试点,加强对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学生的宣传教育,并为其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地址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六是聘请了一批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担任红丝带健康大使,支持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开展“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健康大使青春校园行活动。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还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学生团体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
您提出的促进安全套在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建议十分中肯,对控制艾滋病性传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下一步相关部门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公安民警的执法行为,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公安民警在执法理念上的偏差,促进公共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备等规定的有效落实。二是要求媒体单位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创新宣传报道内容,提高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宣传工作效果。三是将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危险,防止意外妊娠,关爱妇女生殖健康等内容纳入正在组织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推广强化预防艾滋病普及型宣传教育试点和易感染艾滋病行为学生干预强化试点经验,进一步拓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与性教育内容。
2016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