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字体: 【
  • 2010-08-12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0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卫办应急发〔2010〕1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010年第二季度,我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58起,中毒1945人,死亡58人。与2009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24.7%,中毒人数减少36.5%,死亡人数增加20.8%。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一)按月份报告情况。 

月  份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4

18

628

14

5

18

772

19

6

22

545

25

合  计

58

1945

58

    第二季度,5月份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39.7%;6月份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数的43.1%。

   (二)按中毒原因分类情况。

中毒原因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微生物性

21

1167

5

化学性

11

147

17

有毒动植物

18

293

33

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原因

8

338

3

合  计

58

1945

58

    第二季度,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36.2%、中毒人数的60.0%,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56.9%。

    与2009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38.2%和44.6%,死亡人数不变;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38.9%、55.9%和22.7%;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不变,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4.3%和73.7%。

    (三)按食物中毒场所分类情况。

中毒场所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集体食堂

10

557

0

家  庭

31

665

47

饮食服务单位

7

503

0

其它场所

10

220

11

合  计

58

1945

58

    第二季度, 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3.4%、34.2%和81.0%。

    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23.1%和34.2%,死亡人数减少1人;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22.5%和30.7%,死亡人数增加17.5%;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36.4%和8.9%,死亡人数减少2人;发生在其他场所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23.1%和68.8%,死亡人数增加6人。

    (四)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中毒原因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微生物性

5

273

0

有毒动植物

2

93

0

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原因

4

254

0

合  计

11

620

0

    第二季度,学校共发生食物中毒11起,中毒620人,无死亡;其中7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423人中毒,无死亡。

    微生物性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其报告起数的45.5%、中毒人数的44.0%。

    与2009年同期相比,学校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21.4%和29.1%,死亡人数减少1人。

    (五)剧毒鼠药中毒情况。

中毒场所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家  庭

2

8

6

其它场所

1

2

1

合  计

3

10

7

    第二季度,全国共报告剧毒鼠药中毒3起,中毒10人,死亡7人,病死率为70.0%。剧毒鼠药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化学性食物中毒的27.3%、6.8%和41.2%。

    与2009年同期相比,剧毒鼠药中毒报告起数增加1起,中毒人数减少18人,死亡人数增加5人。

    二、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一)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4.3%和73.7%。其中仍以毒蘑菇中毒为主,共发生6起,26人中毒,20人死亡,病死率高达76.9%,其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总死亡人数的34.5%。随着夏季来临,各地陆续进入雨季,是有毒蘑菇生长及有毒植物果实成熟的季节,容易发生群众误食。

    (二)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增加200.0%和347.1%,死亡人数增加3人。主要是由沙门氏菌、腊样芽胞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微生物引起。进入夏季以来,气温普遍升高,适合各种细菌生长繁殖, 食品易于腐败变质,一旦食物储存、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发生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三)按中毒发生场所分类,本季度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3.4%、34.2%和81.0%。主要是以加热温度不够、食物污染或变质引起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和误服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为主。此类食物中毒事件多发生于农村地区,与当地群众缺乏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而且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常常不能及时就诊,容易造成死亡。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入夏季,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各地卫生部门应加强夏季食物中毒事件防控,切实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等工作。加强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公众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要通过广泛宣传,使群众掌握鉴别常见有毒动植物的科学知识。暑假期间,要做好预防儿童有毒动植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儿童因自行采食野果等导致的中毒事件。

    (二)6月份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各灾区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卫生、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协调相关单位、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受灾乡村和灾民转移安置点开展食品、饮用水卫生监测和执法监督工作,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指导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工作,确保灾区的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有效预防灾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   

相关链接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3-05-07 02:18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3-03-04 10:05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2-07-13 08:00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2-02-24 08:00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2-02-02 08:00
· 卫生部要求各地做好春节期间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 2012-01-21 08:00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第四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2-01-21 08:00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1-07-18 08:00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9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0-03-05 08:00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8年第三季度全国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 2008-12-03 08:00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