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政务通报
(第14期)
(总第483期)
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 二ΟО八年六月十日
按:今年5月12日,卫生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启动仪式暨《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首发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卫生部副部长刘谦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各省、直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代表,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代表,国际组织代表、有关专家、新闻媒体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现刊发刘谦副部长的讲话,供各有关方面学习。
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启动仪式
暨《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
首发式上的讲话
卫生部副部长 刘谦
(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启动仪式暨《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首发式,标志着以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为主线的群众性健康促进活动将在全国城乡广泛展开,这是我国卫生系统工作服务群众健康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公民具备基本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基本保障。多年来,卫生系统围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以城乡基层为重点,依托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活动,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农村,开展了“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国农民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结合创建卫生城市工作,在城市社区开展了“社区健康教育项目”、“相约健康社区行”等活动。今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与健康素养监测项目已经启动,各地积极开展了创建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控烟促进活动。今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针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提出66条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维护健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应的《读本》,对卫生部公告作了通俗易懂、全面具体的阐释,这是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范本,也是城乡居民提高健康素养具有公信力的科学普及读物。《读本》的编写凝聚了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创造性劳动,《读本》的出版和发行得到了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我代表卫生部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就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并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必须把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上。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从治本的角度维护群众健康,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有效策略和重要选择。
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就要帮助他们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准确判断,提高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比如,肿瘤目前仍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至今没有根治的办法。如果吸烟者知道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并立志戒烟,就会大大降低肺癌等多种癌症患病的风险。再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慢性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方式是否健康。起居无序、饮食无节、烟酒无量、运动无时等,都是慢性病的重要病因。如果按照66条健康素养的要求,摒弃不良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中医理论有句名言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高健康素养,就是要提升健康“正气”,强化人们的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增强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和必备能力。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是一项群众性的社会活动,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是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份内职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加大领导和指导力度,为这项事业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要围绕《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和即将印发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2010年)》目标任务,把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作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项目进行研究部署。各省(区、市)卫生厅局领导要有专人负责,认真筹划,既作出长远规划,又要制定每一步的推进计划,并有相应的配套保障、检查督导和考核评价的具体措施,各主管机构要综合协调并落实活动的各项任务。
医疗卫生机构不仅要提供临床治疗和常规预防保健服务,还应做好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调整服务策略,转变服务模式,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普及公民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使医疗卫生服务更好地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促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应当肩负起向群众宣传推广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职业责任,在日常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中,参照《读本》答疑解惑,加强咨询指导,使之成为一项制度化的常规工作。
三、把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公民健康素养的逐步推广,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注入了生机和动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还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长远发展,关系卫生事业的繁荣。
一是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典型示范是我们在长期卫生工作中形成的主要经验和重要方法。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也应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统一筹划、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确保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并收到实际效果。各地可选择一些领导有力、基础工作较好的地区或单位作为试点,加大健康素养宣传推广工作力度,促进群众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善。重视发挥专家指导作用,帮助典型示范地区或单位提高健康素养的宣传推广工作水平,及时总结试点的成功经验,扩大典型示范效果,以指导和推进面上的工作。
二是要抓好队伍建设。要以健康教育和医疗卫生人员为重点,开展健康素养的逐级培训,使之掌握《读本》的基本内容,掌握有效进行人际传播的方法和技能。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骨干作用,努力抓好骨干队伍培训工作。
三是要注重宣传推广。各级卫生部门特别是健康教育机构,应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创新宣传手段,推广《读本》内容,提高人们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知晓率,使之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对新形势下的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级卫生部门要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筹划,大力推进,务求实效,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