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司

先进典型

李贵英13年献血1.5万多毫升
发布时间: 2012-11-09 来源:
  李贵英是惠州市公交车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也是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五星级志愿者。1993年7月起,一直在市公交车公司工作,她热爱本职工作、踏踏实实、默默奉献。先后连续三年被市公交车公司评为“十佳员工”、“文明乘务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还被市公共事业管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自1999年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以来,13年她无偿献血1.5万多毫升。获得“惠州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称号。无偿献血志愿服务3215小时,被市红十字会、市志愿者联合会授予“优秀志愿者”和“五星级志愿者”荣誉称号。
  跟献血市民拉家常,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来,先吃碗面填饱肚子再献血小板……”10月11日上午9时许,在市中心血站二楼采血大厅,身穿红马甲、胸前戴志愿者工作牌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李贵英正给前来捐献血小板的市民黄先生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原来黄先生今天出门比较匆忙,还没来得及吃早餐就赶过来献血小板了。当李贵英得知这个情况后,她立刻给黄先生准备早餐,让他吃饱后再献血小板。趁着黄先生吃早餐的空隙,李贵英走进采血大厅和正在献血小板的市民聊起家常,以舒缓他们紧张的情绪,同时也能让整个过程没有那么枯燥。看到有初次前来献血的市民,李贵英便耐心地教他们填写《无偿献血登记表》。在市中心血站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乐此不疲地重复着简单而又温馨的志愿服务工作,为前来献血的爱心人士增添了一丝关爱和温暖。
  坚持定期献血,献血有益身体健康
  李贵英是怎样和无偿献血结缘的呢?退休前,李贵英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售票员。1999年6月的一天,公司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虽然当时李贵英对无偿献血毫无概念,但是知道自己献出去的血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她就无偿捐献了200毫升血液。血站工作人员送给她的一枚无偿献血纪念徽章、一把雨伞和一本红色的《无偿献血证》,至今仍然保留着。参加了第一次无偿献血之后,她感到不但对身体没有丝毫影响,反而让她原先有点肥胖的身体感到舒服多了。从此以后,李贵英每年都坚持定期献血。“参加无偿献血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帮到有需要的人。这样利人利己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李贵英乐呵呵地说。
  动员20多位同事朋友参加无偿献血
  李贵英不仅自己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还时刻动员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她都会向亲戚、朋友和同事宣传无偿献血。她的丈夫受她的影响也常献血,她还动员20多位同事和朋友参加了无偿献血。
  朱师傅是李贵英的同事,平时应酬多,每日烟酒不离口。看到朱师傅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李贵英时常劝导他,叫他少抽烟喝酒,最好能戒掉,多参加无偿献血。朱师傅总是懒懒地回敬李贵英说:“我能吃、能睡、能走,身体好得很!”面对朱师傅不以为然的态度,李贵英并没有放弃。因为李贵英和朱师傅的老婆孩子都很熟,聚会的时候总会提起朱师傅又抽烟又喝酒对身体不好的事。在家人和李贵英的劝说下,朱师傅终于答应尽量少抽烟,少喝酒,并参加无偿献血。由于朱师傅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因此要先体检,体检合格了才能献血。体检结果出来让朱师傅大吃一惊,他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偏高,这时他意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决定听从李贵英的话,少碰烟酒。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第3次体检,朱师傅的身体状况才符合献血的标准。如今,朱师傅把烟酒的量控制得很好,同时坚持无偿献血,身体明显比以前好多了。
  退休后把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当成第二职业
  2009年8月,李贵英退休了,她立刻找到了“第二职业”—参加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市中心血站成了李贵英新的“上班”地点,她一个月有20多天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有时为了方便市民来市中心血站献血,她还私车公用,亲自到市民家中接他们来献血。
  2010年10月,A型血小板告急,她立刻打电话给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动员他们前来献血小板。个别朋友因为家里离献血点比较远,坐车来要转好几趟车,而且耗时又长。这时,李贵英主动请缨,开着自己的车亲自上门去接他们过来献血小板。那天,她开着自己的车,在市区来回跑了近10趟,接了5个亲朋好友过来献血小板。不仅紧急时刻如此,就是平时,只要有人打电话对她说想献血,但是搭不到车,李贵英总是义无反顾地前往接市民去献血。如果血站工作忙,她实在抽不开身就会叫丈夫开车去接。“做志愿服务不能计较那么多,只要帮到人,自己也开心。”李贵英笑着说。
  与献血市民成好朋友,跑遍各县区宣传无偿献血
  除了在市中心血站做志愿服务工作外,李贵英时常还会跟着献血车到下面各个县区宣传无偿献血。在参加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3年多的时间里,她跑遍了全市各个县(区)的献血点。很多时候早上8时许从市区出发,要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一两时才能回到家。李贵英坦言,宣传无偿献血的工作很辛苦,经常要到处跑,吃的是盒饭,但是她从中却收获了很多友谊,并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今年3月份,她到惠东参加宣传无偿献血活动。下午3时许,她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在他们的献血宣传点来回徘徊了好几次。于是李贵英主动上前和她聊了起来。原来李阿姨是本地人,知道适度献血对身体好,之前她也来过献血点三四次,但是每每想到抽血那个场景,她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在李贵英的一番开导之后,李贵英牵着李阿姨的手坐到了献血的椅子上。抽血的时候,李贵英握着李阿姨的手和她聊工作、聊生活以舒缓她紧张的情绪。经过这次之后,李阿姨说:“原来献血没有想象的那么痛和恐怖。”也正是经过这次献血之后,李阿姨和李贵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只要一有空,她们就会通电话,聊家常。李贵英每次到惠东宣传无偿献血时,李阿姨都会去捧场,有时还会带上自己亲自做的麦豆饭给李贵英品尝。(惠州市中心血站 黎云 湛玉武)(信息来源:《健康报》2012年10月31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