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4月份开始,他和无偿献血打交道已有7个年头了,7年里,他累计献血量达60000余毫升,如按一个成人体重60公斤、血容量4800毫升计算,他献出的血液已达13个成人身体内的全部血液。他就是2006—2007、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申汉才。
申汉才 ,今年41岁,射阳人,在盐城市盛大食品冷库做搬运工。虽然从事的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加班到半夜,但性格开朗的申汉才不会抱怨工作辛苦,反而乐在其中。妻子在家主要是养蚕,并照顾正在上初中的儿子。逢假期,申汉才会经常回去帮妻子养蚕和料理家务。他对现在的生活条件非常满足,养蚕也是他们的主要经济生活来源。“虽然养蚕辛苦点,但收入还可以,一年可净赚3万元左右,已经足够我们生活的啦!”说到这里,申汉才脸上洋溢着欣慰的微笑。
申汉才第一次献血是在2004年4月,当他看到停靠在盐城市区邮电大楼前的献血车时,得知献血能挽救他人,让生命重获希望,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于是他毫不犹豫的走上献血车,挽起衣袖,伸出手臂献了200毫升血液。献完血后,医护人员关切、体贴的话语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申汉才感动不已,在他内心更加坚定了无偿献血的信念。此后,每隔半年他都会如期来到献血车上献血,奉献爱心。2006年1月,申汉才从血站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献成分血间隔期只需一个月,全血需要半年才能献一次,而且成分血还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资源,他毅然来到市中心血站献了2个单位的成分血。于是,申汉才成了市中心血站的常客,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除搬运工作繁忙外,只要一有时间,他都会每个月参加成分献血。本着“我为人人,服务人人”的坚定理念,申汉才志愿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行列,积极宣传献血知识,热心服务于广大献血群众。他说:“改革开放32年使我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回报社会。能为无偿献血事业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我很快乐!”
只要血站一个电话,不论多忙,心系血站、心系病人的申汉才都会放下手中的一切赶来献血。2009年10月,正是养蚕的繁忙季节,一天上午他接到血站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血库血小板紧张,病人急需A型血小板,需要他伸出援助之手。申汉才二话没说,挂下电话,急忙赶到血站献了2个单位的成分血。得知病人转危为安的消息时,申汉才会心地笑了。
起初,申汉才的家人反对他献血,担心献血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朋友也为他的献血行为不解,认为白白浪费了血液,吃补品也补不回来。可是,申汉才无偿献血“痴”心不改,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献血对人体无害,过去容易感冒,抵抗力差。现在精神比以前更好了。家人看到他献血后身体比以前壮实,便打消了阻止他献血的念头,渐渐地理解和支持他无偿献血。不仅如此,申汉才无偿献血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感染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妻子和妹妹在他的影响下,于2007年同时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就连经常陪他来血站献血的儿子也信誓旦旦的说,等他满18岁了一定也要来血站献血。申汉才所在的乡镇邻里被他奉献爱心的真情所感动,在他的带动下大家纷纷踊跃参加了无偿献血,为社会贡献一份爱心。“无偿献血是公民的义务,更多的人把献血看作是件快乐的事,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申汉才乐呵呵地说。
申汉才为献血事业作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2011年6月4日是令他难忘的日子,在市中心血站召开的全市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血站领导向他颁发了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在荣誉面前,申汉才说:“人生的价值不是向社会索取,而更多的是付出,这样活着才更有意义。今后我会义无反顾的将无偿献血事业进行到底,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