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百色市中心血站采血车一大早就停靠在田林县城双虹桥旁接受群众无偿献血。邓云章第一个来到采血车上,他一边与血站工作人员交谈,一边填表,接受检查,然后进行献血。据血站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邓云章第9次献血了,从2004第一次献血年始,他已经连续九年无偿献血,每次400毫升,至今献血总量已达3600毫升。
邓云章是田林县一名普通的公务员,现在田林县委政法委工作,担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职务。据悉,百色市中心血站每月11—13日都如期到田林县城采血,踊跃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奉献爱心的,都是和他一样普通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
在献血过程中,邓云章接受了笔者的访谈。当笔者问起什么时候参与献血?为什么会来献血时。他微笑着回忆起参加第一次献血的情景。他说,那是2004年7月份,他出差到百色城,偶然在收听广播时得知医院用血紧张,号召广大干部群众无偿献血。他立即产生了参加无偿献血的念头。因此,他便搭乘公车赶到市中心血站征询、填表、体检等,当工作人员说他身体很健康、完全符合献血条件时,他便高兴地参与第一次献血。此后,他每年都坚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献血有没有感到很欣慰很高兴的时刻?”笔者好奇地问。
“有呀!每次献血过后,中心血站都会发来短信告知:你献的血液已发往医院用于临床救治伤员。这是最欣慰的时刻,因为献血能够帮助他人,挽救生命……”他深情地说道。
据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介绍,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血液的新陈代谢活动非常旺盛。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献血后身体会自动调节,使血流量很快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同时还会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工作人员边说边递给笔者几本《无偿献血指南》,希望笔者能做个义务宣传员,让更多的人了解献血知识和奉献爱心的重要意义。
采访结束,我对邓云章同志等积极参与献血者感到无比敬佩,对他们无偿献血,奉献爱心致以深深地敬意。
我想,只要宣传到位,人们对献血知识深入了解,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为社会献上一份爱心。(信息来源:《健康报》2012年10月10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