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面旗帜,历经风雨,带动一方热土,创造一个又一个壮丽的辉煌。
他,是一座丰碑,无私奉献,甘用一腔热血,续写一个又一个动人的诗篇。
他用他的誓言、他的信念、他的执着、他的真情、他的爱心诠释着他对生活的热爱,用他对人生的感悟书写着他闪耀的人生。
于雷,一个皮肤黝黑的农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却用十二年的时间,用青春和热血创造了一个人生的辉煌。十二载无私奉献,十二载风雨真情,只因一个愿望、一个誓言——那就是誓将无偿献血进行到底。
1987年,于雷的妻子因为难产需要输血,由于当时我市没有血站,临床用血依靠仅有的几个卖血者来维持,急救用血根本谈不上及时、安全、有效。由于一时找不到献血者,于雷一家人急得团团转。经过艰难的等待,他的妻子终于平安生下了儿子,虽然没有输血,但当时的惊险却让他终生难忘,从那时起他就有了这样一个愿望:将来一定要参加无偿献血,去帮助那些急需血液的病患,没想到这个愿望一等就是十四年。
2001年5月19日,带着期待、带着疑虑、带着愿望他走上了松原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在血站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下,怀着激动的心情,他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同时迈出了将无偿献血事业进行到底坚实的第一步。短短的几分钟,让他感觉到无比的高兴与自豪,从那一刻开始,他感受到了献血救人的快乐,奉献爱心的快乐,从那一刻起,他便真正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从那时起他便发誓要把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进行到底,就是这个誓言让他一走就是十二年,而且从未间断。
2003年5月份,“非典”疫情在全国蔓延,松原也笼罩在这层阴影之中,因此而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就越来越少,血站的库存血液也有些捉襟见肘,得知这一情况,于雷毫不犹豫地走上采血台,毅然决然地献出了400毫升血液,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在“非典”期间献血也同样无损健康的真实道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带动下,在血站职工的积极努力下,松原人走出了因害怕感染“非典”而不敢献血的阴影,全市人民积极献血,充足有效地保证了“非典”期间的血液供应。从此松原血站这个在全省乃至全国血液系统中年轻的新生力量终于迎来了无偿献血的春天,成为了一颗在全国血液系统中冉冉升起的新星,2010年松原这座年轻的城市再一次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光荣称号。
2004年献血时,于雷得知了血站正在开展一项机采血小板的成分血液工作,经过详细的了解,他当即表示如果有需要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他可以随叫随到,随时前来捐献。2005年1月,他接到了血站打去的求助电话,中心医院有一名急需A型血小板救助的患者。当时正值蔬菜大棚繁忙的季节,于雷二话没说撂下电话就放下手中的农活来到了血站,经过严格的体检化验,成功捐献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由于当时我站刚开始开展这项成分献血的业务,大多数人还不能理解和接受,于雷这次机采血小板的捐献成功,让他成为了我市社会上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第一人。
2008年吉林省首个红十字志愿者服务站在松原血站挂牌成立,于雷又加入了红十字志愿者的行列,从此走在无偿献血道路上的他,又多了一份理念,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去奉献社会,用一腔热血去浇灌生命之花。从此以后募捐现场、应急救护培训现场、抗震救灾现场,都留下了一个黝黑的身影,那个身影属于于雷,他在身体力行的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
2009年底,于雷参与组建了松原市首个个人捐资助学机构——中国松原星光助学工作组。从那时起,他的心中又多了一份牵挂——贫困失学的孩子。从那以后,他把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都捐给了贫困学生,几年来,他本人一对一已经资助5个孩子。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志愿者纷纷加入到捐资助学的行列,在他的带动下,目前,松原星光助学工作组,已成功资助90多名失学孩子,在他的引领下,将有更多的贫困学生重新走进温暖的教室,重返知识的殿堂。
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于雷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4——2005年度他获得了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6——2007年度他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先进个人,这是吉林省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无偿献血者,这也是国家对无偿献血者的最高奖励。2009年他荣获了由中国红十字总会颁发的“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荣誉称号。2011年在松原市志愿者表彰大会上,他获得了“五星级志愿者”的荣誉称号。他的付出同样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许。
2008年秋季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来到松原,亲切接见了于雷,并一再嘱咐他“你做的事业很神圣,你要坚持下去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同志对于雷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些荣誉的获得,必将激励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如既往,坚持到底。
从于雷开始第一次献血到现在已经十二年的时间,在这十二年的时间里,开始时除了妻子支持他,其他的亲人、朋友、村邻没有人认可他,有的人说他献血时间长了身体就糟蹋完了,也有的人说他为了出名竟然什么事情都能做,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微笑不语,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他从未因此退缩、间断。渐渐的理解他的人越来越多,参加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十二年来有200多亲朋好友在他的影响下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而于雷也为松原这座爱心之城树立起了一面远离“血荒”的鲜红旗帜。
大爱无声,大爱无垠,十二年,4000多个日夜,140次无偿献血,28000毫升血液,他献出的血液相当于全身血液总量的5倍。十二年,无论酷暑严寒、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黑夜白天,他持之以恒,无怨无悔。十二年他不知道多少次接到血站的求助电话,他不知道他献出的血液挽救了多少生命垂危的病患,拯救了多少濒临破碎的家庭,但他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做这些的同时他是快乐的,帮助别人的快乐,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是无法感受到的。
有人说,精神是一面旗帜,人只要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奋斗目标,就能超越自我,就能走向成功,就能创造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奇迹。从第一次献血到现在,从对血液生理知识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侃侃而谈,从一名普通的无偿献血者到现在的吉林省献血状元。他走过了人生最为壮美的十二个春秋,走过了人生最为辉煌的十二个年轮,但他始终没有停下他的脚步,因为有一个信念、有一种力量、有一种情怀在催他奋斗,促他前行,这就是爱,因为有爱,激励他十二载无私奉献,因为有爱,十二载风雨真情。(信息来源:《健康报》2012年10月16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