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司

先进典型

用热血展现大爱用奉献书写人生
发布时间: 2012-08-02 来源:

郭明义,鞍钢的一名普通职工,鞍山市一名普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20多年来,他坚持无偿献血,开始每年捐献两次全血,共800毫升。2005年,鞍山市有了血小板提取设备后,他就坚持定期捐献血小板。两者总计折合献血量已达到6万多毫升。

199810月,《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当郭明义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许多病人亟待输血挽救生命,可血源严重紧缺时,他就急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的想法很简单,群众有了困难,党员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而是一定要管。如果这么多社会公益事业党员不带头参加,群众就会缺少积极性和热情。有时尽管很忙很累,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患者等待救治,想到那么多家庭渴盼的目光,他就忘记了疲惫,把无偿献血当作了一份责任、一项事业,尽全力去付出,去捐献。

20088月的一天下午,郭明义接到市中心血站的电话,被告知O型血小板紧缺。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急忙赶到血站,捐献了2个单位的血小板。当时单位的现场生产任务十分紧张,献完血后,他又马上返回现场组织道路抢修。由于那时正是三伏天,采场内比外面还要闷热,刚献完血没有适当休息的他长时间在高温酷暑下奋战,中暑晕倒在了现场。大家劝他下山休息,他坚决不肯,他说:“这条路晚班生产就要用,不能耽误啊。”说完,他就踉踉跄跄地往施工现场走。仅此情景,工友们没有走的,没有一个去吃午饭的,大伙儿眼含热泪和他一起在烈日下苦干,直到竣工为止。

2009年春节前的一天中午,郭明义刚从采场下来,准备回家吃午饭时,接到了市中心血站打来的电话,问他能不能马上捐献血小板。他知道一定是有危重患者,他连忙打车赶到血站,得知是一名临产孕妇因严重的溶血症,急需血小板救命。一想到这关乎两条人命,他坚持捐献了2个单位的血小板,最终母子平安得救。不久后,孕妇的丈夫给他打来电话,说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要代表全家到矿上来,当面谢谢他。他说“你把她们母子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我只不过是献了点血,真的没什么。”

20123月,他和鞍山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一道送鞍山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到北京接受治疗。他和爱心团队的志愿者们又现场献了血,帮助这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多年参加无偿献血,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只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才能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否则,自己献血再多,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于是,他在自己尽可能多献血的同时,还写了很多无偿献血倡议书,利用工余时间向工友们宣读。他利用每天洗澡的时间,义务为工友们搓澡。一边搓,一边介绍无偿献血的意义和常识。另外,他还拿出自己的体检表给大家看,大伙见他献了这么多年血,但身体比他们还健康,体检表上连一个提示都没有,就更加打消了献血顾虑。

2006年,在鞍山市中心血站的帮助下,他发起成立了鞍山市第一支无偿献血志愿者应急服务大队,当时就有100多名同志报名。此后,这支大队长期参与无偿献血,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夕,都开展大型无偿献血活动,为节日期间医院的临床用血做好储备。截至目前,这支大队已经发展到2000多人,举行了16次大型应急献血活动,累计献血50多万毫升。

20072月,鞍山市临床用血告急,他在献血时得知这个情况后,就主动找到血站,要发起大规模无偿献血。他自己动手写了一份倡议书,走了很多车间班组,面对面向工友们宣读。32日这天,活动在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办公楼前举行。不仅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和鞍钢矿业公司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等单位的1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无偿献血,就连他经常去给特困生汇款的齐大山邮局的全体职工、他经常去复印特困孩子资料的复印社里打工的小女孩以及许多了解他的社区居民等30余人也闻讯赶来捐献了自己的血液。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没想到一下子能来100多人,有些措手不及,体检表都差点没够,仅采血车就出动了三台。这一次,血站采集血液2万多毫升。

20086月,为北京奥运会备血期间,他又发动了30多名职工到血站献血。他也因此获得了鞍山市首批“奥运生命”奖章。

20099月,他光荣地被评为“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他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一方面广泛的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一方面要经常与血站沟通工作情况,及时开展工作。

201021日,他听说春节前鞍山市中心学站的血源不足。第二天,他就向矿业公司的广大职工发出献血倡议,并得到迅速响应。短短3天,就有近500人报名。加上原有的200多名成员,应急志愿者服务大队的人数达到了700多人。

因为血站补充血液库存不需要700多人同时献血,应急服务大队中的130多名志愿者在201029日、农历腊月26这天上午参加了献血。此次血站共采集血液32000毫升,其中23名志愿者每人献血400毫升。看到大家在寒风中热情等待,在春节前积极参与,他很受感动和激励。

2012515日一早,一名患者家属给爱心团队打来电话,他的母亲患骨癌在辽阳中心医院住院,病情危重。因为血站的冰冻血小板不适合这名患者使用,急需新鲜的血小板救命,病人家属求助爱心团队能不能马上找寻志愿者捐献B型血小板。情况紧急,爱心团队办公室马上向鞍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爱心分队的志愿者发出了这份求助信息。一个小时后,来自弓矿公司灯塔矿的3名志愿者就紧急赶到了辽阳市中心血站,为患者捐献了血小板,并承诺随时需要随时捐献。患者家属非常感动,给爱心团队打来电话连连称谢,并说,他也要加入爱心团队,奉献一份爱心。

像这样打来紧急求助电话的群众还有很多。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面临生命危险的患者,为了及时帮助这些面临困境的家庭,今年6月,在市中心血站的支持下,郭明义发起成立了血小板应急捐献志愿者大队,目前已经有113名志愿者加入。这支队伍,将及时为那些危重患者捐献血小板,挽救他们的生命。625日,这支大队的志愿者完成了成立后的第一次紧急捐献,为一名患白血病的危重患者捐献了AB型血小板,保住了她的生命,为治疗争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次紧急救助,从624日接到患者女儿打来的求助电话,进行紧急发动寻找志愿者,到第二天志愿者完成捐献,用时不到20个小时,患者的家属对此非常感动,连声称谢。其中的一名志愿者,家住鞍山,在营口鲅鱼圈工作,得知患者需求后,连夜乘长途客车回到鞍山,第二天8点刚过,就赶到了市中心血站。还有一名志愿者,从单位打车过来,完成捐献后,又返回单位去工作。家属想请他们吃午饭,他们婉言谢绝了。想给他们拿点车费,他们坚决不收。而在他们询问他们来捐献是否有困难时,他们却说,没什么困难,能救患者的生命更重要。在他们身上,他看到了鞍山市无偿献血志愿者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高度,更看到了鞍山市无偿献血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美好未来。

2011325日,他在新浪网开通了鞍钢郭明义的实名微博,借助这个平台把助人利人的快乐和幸福传递出去。612日,他在网上发出了在世界献血者日参加无偿献血的倡议,短短2天就有2600多万网友看到了这份倡议书。614日当天,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志愿者走进血站,献血60多万毫升。这让他更加坚信:道德力量无穷,天下好人多。

今年210日下午130分,他正在接受媒体采访,突然接到一个紧急求助电话,是一个来自海城名叫杜兴龙的农民打来的。他的妻子39岁,在鞍山市中心医院临近分娩时发现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贫血症。如果不能及时输入A型血小板,不仅孩子无法接生,她自身因为面临大出血的危险。接到电话后,他马上发出了微博,不到一小时,就有4名志愿者先后赶到血站。最终,来自鞍山某企业的员工刘东博捐献了血小板,孩子顺利降生,孩子的妈妈也平安脱险。

这样的事他经历了很多。看到患者生命得到保障,患者家属一展愁容、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感到莫大的快乐,同时那些充满爱心的志愿者们,也带给他极大的感动。

郭明义资助的一名大学生,在校时就献了3次血,每次都献400毫升。参加工作后,这名大学生又在单位第一个报名参加献血。有的工友们劳累了一宿,下夜班不回家,到了献血点挽起胳膊就献血。每当血站缺血时,在大雪天、大雨天都赶去献血,从来没有丝毫的犹豫。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血站、走上献血车,毫无所求地捐献自己的血液,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让他高兴、让他振奋、让他欣慰。

能用自己的鲜血去挽救他们的生命,这么高尚的事情,他怎能不坚持到底呢。每次走出机采室,每次走下献血车,他的心中都有一种非常愉快、幸福的感觉。

多年来,每做一件好事,他都有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如果发出一点热,献出一点血,能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能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他无怨无悔!(根据郭明义在中国输血协会《输血月刊》编委调整暨献血征文颁奖会上的讲话整理)(信息来源:《健康报》2012731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