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不可以重来,拯救生命就成了我们人类社会至高至上的行动。曾经在医院工作的经历和现在在医学院校工作的责任,让我对拯救生命多了一层近乎“零距离”的感悟,对于维系生命的宝贵血液更加深了一层了解,对于捐献可以再生血液的行为更增添了一份感激和敬重。
由于读大学时的专业是临床医学,所以我对人体自身的器官组织了如指掌,对血液具有可再生性、献血无害健康等科学常识深信不疑。那时虽然公民无偿献血还没有全面推行,但我们作为医学院校学生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定期主动到市里的采血点进行献血活动。记得有次我与寝室的几个同学一同前去献血,当我捋起袖子准备献血时,采血工作人员详细地询问了我近期的身体状况。我无意中说起昨天晚上没休息好,有点着凉。采血工作人员本着对我和血源负责的态度,没有让我献血,并叮嘱我好好休息,以后有机会再来。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是采血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精神让我由衷敬佩,二是采血人员对前来献血人员的这种关爱让我深受感动。
大学毕业后,自己有幸留在学校附属医院工作。最常见的情景是医护人员抢救患者时把一袋袋由血站工作人员分拣、消毒和包装好的血液输入患者体内,把一个个垂危的患者从死神面前抢救回来。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我深深地感到公民无偿献血意义的重大。一个健康人一次简单而又充满爱心的行动,就能挽救鲜活的生命,给一个家庭带来美满和幸福!
2003年春夏之交,无情的SARS病毒侵袭神州大地,赣州市也未幸免。当时,医院工作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医护人员每天面对大量患者,超负荷工作,而且他们自己也面临随时感染病毒的危险。赣州市从2001年开始推行无偿献血,到2003年无偿献血工作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恰恰这时,医院由于患者多,抢救手术多,临床用血出现告急。怎么办?当时医院领导与血站商讨后,认为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我们的医护人员无偿献血。当血站的采血车开进医院大门时,一声号召,我们的医护人员自觉地排起长队挽起手臂,积极地献出鲜血、奉献爱心。虽然很多医护人员由于连续加班加点的工作,身体非常劳累,但在至上生命面前,医护人员没有考虑自己。这感人的一幕幕让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肃然起敬,也让患者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了我们的白衣战士和白衣天使,更深刻地认识到公民无偿献血对患者生命的重要性。
在血站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全市人民的积极参与下,SARS过后的2004年,赣州市公民无偿献血共计77272人次,献血量达15574340毫升,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由2001年的2%上升到2004年的65%。
血液对于危重患者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鼓励公民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里来就显得尤其重要。这几年,自己又回到学校工作,恰恰又是在与年轻人打交道多的团委部门工作。无论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还是职业角度,我对无偿献血活动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我总认为,医学院校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和重要性都比其他高校更具有优势。我也督促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要积极协助血站做好无偿献血工作。一是身体力行做好践行活动,二是积极做好示范宣传工作。几年来,很多青年学子通过参加献血活动奉献爱心,收获心得。一方面让我们年轻人的爱心能够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绽放;另一方面让年青人从血站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中得到启迪、教育。这些前来参加献血的年轻人,以后也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白衣天使或白衣战士。这一次次的爱心接力活动,对于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端正他们的专业思想以及树立“时刻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态度很有益处。
涓涓血流,汇聚爱心。近年来,赣州市中心血站从领导到普通职工,为赣州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从公民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到公民无偿献血相关政策的落实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正因如此,赣州市无偿献血工作呈现出采血量增长快、运行机制新、无偿献血氛围浓、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快、血站建设有新成效五个特点。现在,临床用血实现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作为一名熟知医院工作的普通公民,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流动的血,涌动的爱。通过赣州市中心血站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公民了解无偿献血知识,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这项赣州市自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社会公益活动,这种赢得全社会敬重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爱心行动,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征程中一定会更加体现我们赣州人优秀的精神风貌,更加彰显我们赣州人亮丽的风采!(作者:江西省赣州市中心血站 颜剑)(信息来源:《健康报》2012年5月22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