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司

经验交流

十七载青春血色的浪漫
发布时间: 2012-11-13 来源:

松原市中心血站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已经走过了十七年。在这十七年中,我们体会了从无到有的艰辛与成就,我们铭记了从弱到强的点点滴滴,对松原血站来说,十七岁的她是那么的年轻。在十七年中她不断的进取,不断的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十七年一直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血液及血液制品,这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可这背后蕴含了血液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又有几人知晓。

寒风刺骨的冬天,我们的外采人员顶着启明星出发,奔赴外县区及乡镇,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要在偏远的乡镇开始忙碌的工作,填卡、化验、采血……在有限的空间内一坐就是一天,穿再厚的鞋也改变不了脚被动麻木的结果,又有几次能在饭时正点吃上一口热饭?有时为保证第二天采血的及时在当地过夜,有时看着北极星归程。试问,谁不为人子女,谁不为人父母,她们的付出又岂是简单一句辛苦?十七年,绝不短暂,血液人持之以恒。让我们向外采人员说声谢谢,因为你们,才保证了临床用血的充足,松原血站的成就有你们的付出。

十七年,即使是一个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血站检验人员,也无法告诉你到底做过多少人次的检验。初检,复检,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进行两套设备、两批试剂、两组工作人员的反复检测。几万人次?几十万人次?也许很难统计。但是,有一个数字是很容易统计,那就是到目前为止因输血造成疾病传播的数量为零。这一句很简单的数字表述,可是代表着检验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的操作要求和数不清的贪黑加班。有人说检验人员过于较真,这种较真在检验工作上是不可缺少的精神。我想这就是她们清楚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有多么重大,时刻提醒着自己,才让自己时刻较真,甚至将这种较真养成了习惯,成为性格的一部分。在她们心中1+1只等于2,而不会像我们,有时可以等于3。我们也向检验人员说声谢谢,因为你们,才保证临床供血的安全,松原血站的成就有你们的付出。

要保证临床供血的及时,特殊成分的制备、血液的发放及运输将是不可计划的。当接到临床急救用血的预约电话,忙碌一天的工作也要拖着疲惫的身体迅速回到工作岗位,及时凌晨;储发血科的夜班人员有谁睡过完整的觉,哪怕是在大年三十;送血司机一次又一次奔波在外县区送血的路上,只为那垂危的生命。感谢你们,因为血站的成就也有你们的付出。

十七年,问问血源科的工作人员,是否有人记得到底动员过多少人参加无偿献血?到底散发了多少宣传手册,到底做过多少场宣传活动?有多少次和陌生人介绍无偿献血遭人白眼甚至被人说成骗子?在街头吹过多少寒风晒过多少烈日?也许你们已经不记得。我可以替你们回答:正是有你们十七年的不断积淀,松原血站在全国范围的“血荒”来临时才能依然保证充足的血源。正是有你们的科学、人性化的宣传,献血者才能在某一时段社会不理解的环境中坚定不移的奉献自己的爱心。

血源科许兆贵科长,我们所熟知的一个人,我曾经这样想过,他上辈子是不是一个哑巴?这辈子终于有机会将上辈子没说着的话都补回来了?相同的献血知识,相同的献血意义,面对着千万个不同的人,他要以能让对方理解的不同方式宣讲出去;各种场合的宣传活动,带领着自发组织成立的志愿者队伍,组织各种志愿活动,调配各地可能有时间的志愿者,充实到采血一线进行献血服务;向检验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不合格反馈;他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沟通,天晓得他比其他人多说多少话,我敬佩他毅力和耐心,让我们向许科长致敬,感谢他为松原血液事业的付出。

在采供血的流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付出和意义,就像链条上的一环。都在为松原血站的辉煌而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我说这是付出,这是奉献。而刚让我们敬佩的应该是那些无偿献血者,是他们一次次的付出,才成就了今天的松原献血事业,是他们一次次的奉献才让松原这座美丽的城市远离血荒。

我们所熟知的于雷大哥,他是那么普通的一个人,总是一脸的憨笑。还有总是人未到声先到的顾延春大哥,也是一个没有特别之处的普通人,还有那么多可敬的志愿者,叫不上名字的无偿献血者,他们就像春风,当春风来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人注意,而正是这没太多人注意的春风让绿意复返,百花娇艳。正是这群不引人注目的普通人用无偿献血的方式诠释着爱的奉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都是英雄。

十七年,正是血液工作者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广大无偿献血者的默默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松原血站,为松原人民的临床输血提供了安全、有效、及时的保障,一次次让垂危的生命得以挽救和延续。这是血液工作者和无偿献血者一起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瞬间的感动。正是这群无私奉献的人在松原大地上谱写了人道、博爱、奉献的华美乐章。十七载青春伴随着和谐的旋律共同描绘这血色的浪漫,年轻的我们将伴随这浪漫的故事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 金宏楠)(信息来源:《健康报》2012117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