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虽然无偿献血采血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医院对血液的需求量远远高于血液的采集量,用血紧张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面对挑战,江苏省血液中心主任孙俊表示,该中心不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无偿献血,让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而且,还联合该省13个市级血液中心,共同研究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对策,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一站式”报销,不再让无偿献血者献血容易报销难。
采血压力大 动足心思 只为街头多采点血
今年高温持续的时间尤其长,给街头无偿献血带来了很大影响,“省血液中心每天在街头只有六七十人献血,但是,每天最少要有150人献血,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现在只能保证临床应急抢救、孕产妇用血和献血者优先用血。”江苏省血液中心主任孙俊表示。
作为江苏省血液中心的“一把手”,孙俊坦言,最怕的就是缺血,“我们单位上到领导,下到门卫、驾驶员,只有供血有保障时,大家才会宽心。”前不久,该中心在江宁义乌小商品市场增加了一个献血点,每天有17-35人去献血,明显比其他的点人要多,“就连我们门卫和驾驶员看到我都很开心,直夸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个点设得好。”
据孙俊介绍,今年,该中心除了在人流量较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增设献血点外,还在迈皋桥地铁口、江宁大市口广场、南医大二附院设立采血车和献血屋,以此方便市民献血。
除了给市民提供方便的献血场地外,主动宣传、让市民了解献血知识,也是该中心今年的主要工作。“以前,我们会给市民发放宣传单页,但是,这样的宣传资料往往不被人接受,有的即便拿了也不看,今年,我们把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印在了餐巾纸袋子上、小扇子上,在炎热的夏季,当我们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把小扇子、餐巾纸递给市民时,还是很受市民欢迎的,而且,这样的爱心小物品不会被随意丢弃,无偿献血的理念就这样悄悄传递给了市民。”另外,孙俊表示,该中心还采取了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宣传无偿献血,如在6条线路150辆公交车上宣传无偿献血;通过血站开放月,让市民参观血液从采集到供给患者使用的全过程,揭开血液中心的神秘面纱,让市民对无偿献血有个直观的认识;从6月2日开始开展无偿献血宣传进社区活动,免费为社区老百姓量血压、测血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张贴各类宣传画,目前已经在34个社区开展了活动。
全员出动 员工放弃休息 上街宣传无偿献血
孙俊告诉记者,6、7、8三个月,为了应对夏季献血人数少的情况,该中心几乎全员出动上街宣传无偿献血。“6月份,全体中层干部下班后两人一组,从下午4:00-晚上9:00,到大洋百货和家乐福超市的无偿献血车宣传献血;7月份则由全体党员出马,宣传点还增加了迈皋桥采血点;8月份起,由党员和团员组成无偿献血志愿者上街宣传。”孙俊表示,志愿者的宣传,让献血人数增加了15%以上。
除此之外,该中心员工顾坚更是把无偿献血带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5月19日上午10点左右,顾坚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南京市第一位成功登顶珠峰的市民,也是江苏省第一位成功登顶的无偿献血者。作为一名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顾坚一直觉得无偿献血者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一次,他的一个心愿就是把对所有无偿献血者的祝福带上世界最高峰,在珠峰上见证江苏百万献血者的无私奉献。顾坚在珠峰顶上拉出了“江苏省血液中心感谢无偿献血者”的横幅,“法国和美国采供血机构的同仁看到顾坚成功登顶珠峰后,纷纷发来贺电:能在世界屋脊上宣传无偿献血,是NO.1,也是ONLY 1!”
据了解,顾坚本身也是一位多次献血者。他能一边坚持无偿献血、一边坚持高强度运动,正说明了无偿献血是无损身体健康的。
临床需求大增 无偿献血增长速度跟不上需求的“步伐”
据孙俊介绍,近几年我省临床用血呈全面、快速上涨趋势,2006年全省临床用血176吨,2011年达到275吨,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持续出现临床用血紧缺局面。孙俊表示,尽管血液采集量每年增长6%-9%,但手术量年增长18.6%,采血量的增长速度还是远远低于用血量和手术量增长速度。
孙俊分析,这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是随着医改的深入,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农合覆盖面的扩大,使更多的老百姓看得起病。另外,南京各大医院都在不断“扩张”,床位数的增加,必然导致住院病人和手术量的增加,自然,用血量也会相应增加。还有,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让以前不能完成的一些手术现在变成了可能,比如器官移植,用血量就非常大,“今年4月份,有一位车祸死亡的市民,家属捐献了她的器官,她的3个器官救了3位患者,而支撑这3台手术成功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9000多毫升的血液,如此多的血液,即便一人献400毫升,也要20多人。”
方便报销者 “一站式”报销不让献血者“伤心”
献血容易用血报销麻烦,一直是颇受争议的话题,为了鼓励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孙俊表示,从8月1日起,江苏省统一实施了省内“一站式”用血报销政策,从此“献血容易报销难”的问题将会得到根本改善。
根据《江苏省献血条例》第二十四条,“无偿献血者献血量在八百毫升以上(含八百毫升)的,终身享受免费用血;无偿献血者献血量未达到八百毫升的,按本人献血量的三倍享受免费用血。无偿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需要用血的,其累计免费用血按献血者献血量等量提供。”这相当于献血者先将捐献的血液存在血站,日后需要用的时候,便可以凭献血证按规定享受相关免费用血的权利。所以许多献血者形象地将之称为“血液银行”,这也充分体现了无偿献血利人利己的特点。
由于各个市的采供血机构都是独立法人单位,因此以前在执行这条报销政策的时候,一直是“在什么地方献血的,就拿着报销凭据到你献过血的那家血站去报销”。而实际情况是,很多献血者可能在好多个城市都献过血,这样当他们需要报销用血费用时,就需要跑好几家血站才能将报销手续办完,这给无偿献血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麻烦。新的政策出台以后,按照规定,每位献血者无论在省内哪个地方献过血,只要持相关用血报销凭据,到当地血站就可一次性办理完报销手续。关于报销费用的分摊问题,后续将由各个血站之间自行结算。然而,省内异地用血报销政策看似简单,但由于涉及到很多单位和献血者,实施起来可能会不断遇到一些新问题,相关政策规定将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和调整。他们将真正做到“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献血者”。
建立长效机制 把献血率作为文明城市的考核指标
正是采供血机构服务能力与临床用血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大,临床用血从阶段性紧缺演变为常态化。孙俊表示,江苏省是医疗资源比较集中的大省,每年的临床用血量一直居于全国前位,仅次于广东省。从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人均用血量20毫升左右的水平来看,随着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我省的临床用血量还有一个较大的上升空间。2010年数据显示,我国人均用血量1.6毫升,我省人均用血量3.12毫升,南京地区人均用血量6毫升,均普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人均8毫升标准,甚至落后于世界欠发达国家及地区水平。由此可见,今后我国、我省临床用血量还会进一步加大,血液紧缺问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无论是互助献血,还是加大志愿者街头动员,这都不是长久之计,怎样建立长效机制、怎样良性循环才是我们需要长期考虑的。”孙俊指出,把献血率作为一个城市或单位文明程度的考核,则有利于无偿献血的开展。正因为如此,孙俊表示,在今年初省和全国“两会”上,多次有代表委员建议应该将无偿献血率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核内容,以此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发展。
目前世界公认的捐血人口比例底限为3%,这是业内人士按照当地的医疗资源、医疗消费水平和卫生发展情况,测算出至少要达到3%的人口捐血比例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总人口献血率平均4.54%。2011年我省总人口献血率为1.1%,香港地区为3.1%,台湾地区为7.99%。从目前我省临床用血总量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预测来看,建议我省将无偿献血率作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核指标,文明城市献血率定为每年地区总人口的3%、文明单位献血率定为每年健康适龄职工(18-60周岁)的16%-18%。
努力发展科研 带领全省血站提高科研能力
作为江苏唯一的集采供血、输血科研、输血新技术应用与推广为一体的省级采供血机构,孙俊表示,该中心同时承担着全省血站的血液质量控制与评价、业务技术培训与指导等重要职能,所以,该中心有义务在管理、科研和学术研究等各方面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把全省的采供血工作组织好。
据孙俊介绍,2010年以来,江苏省血液中心与法国血液中心在献血招募、血液安全、输血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合作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今年4月10日,孙俊主任和法国血液中心阿兰·波普来博士共同签署“中法友好合作血液中心”协议,与法国血液中心正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法国血液中心成立于2000年1月,是法国唯一的输血服务机构,为全法1900多所医疗机构提供临床用血。作为法国卫生事业重要的职能部门,其核心任务不仅保证法国本土的血液及其成分的供应,同时参与多项目输血相关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传播其输血知识和技能,促进他国采供血机构建设,是国际输血领域中的重要一员。按照协议约定,双方在遵守本国法律的前提下,将致力于血液安全方面的研究合作,特别是在血液预警、输血安全技术、血小板病毒灭活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并逐步拓展到组织库、血液免疫学等方面合作研究。合作主要以交流互访、互派人员研修、开展学术研讨等方式进行。同时共同开发研究项目,申请国际和国家研究基金。
孙俊表示,该中心将把各个市血站短腿的科研项目拉上来,今年,该中心已经有两项专门研究“乙肝、丙肝、艾滋和梅毒螺旋体的快速、准确、联合检测方法”的科研项目分别被省科技厅和省卫生厅立项,明年,将带动13个市血液中心提高科研能力,“大家联手,才能把江苏的输血科研水平提高,这是我们作为省级血液中心义不容辞的责任。”孙俊坚定地表示。(信息来源:《健康报》2012年9月5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