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身边的白大褂——张伟
发布时间:2014-08-03
来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张伟,是泗水县文联的工作人员,老家紧邻隈泉庄村。我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和刘庆民叔叔交往多年的好哥们儿。今天我要讲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个故事。
   我打小体质很弱,经常生病。记得,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夜晚,快深夜十二点了,我却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用了很多土办法也无济于事,脸上愁容越积越深。爸爸在门口焦急的走来走去,一直沉默的抽着烟……被烧得昏昏沉沉的我,迷迷糊糊地听到了妈妈的抱怨声。“你快再去找大夫,再等下去,咱妮儿就烧糊涂了”。在旁边一直沉默的爷爷对我爸说“要不,你再去隈泉庄,叫叫给人看病的那个小青年吧,村里人都说他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好像……好像是叫刘庆民,”话音未落,爸爸就抓起雨衣,又一次冲进了滂沱大雨中。不知不觉间,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雨停了,外面已是艳阳高照。我迷缝着眼儿,看到一个穿白大褂的人坐在我身边,手里拿着体温计正仔细的看着。“烧退了不少,我开点药,你要让孩子按时吃药,我中午再过来看看。”穿白大褂的人说。“大半夜的把你叫来,你也没捞着睡觉,吃完早饭再回去吧。”“不了,不了,我该出去巡诊了,有好几个老病号在家等着我呢。”说着,不顾爸爸妈妈的劝阻,白大褂背着药箱就出了门。这个穿白大褂的,就是刘庆民叔叔。后来,听爸爸说,那天深夜爸爸冒着大雨赶到隈泉卫生室的时候,卫生室的灯还亮着,爸爸着急的推门而进,看到刘叔叔浑身上下都湿淋淋的,药箱就放在桌上,一看就是刚刚出诊回来。爸爸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把我的病情告诉了刘叔叔,他二话没说,抓起药箱,就和爸爸一起冲进了雨中,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紧接着,就是一晚上的劳碌。
    从那天起,家里只要有人生病,爸爸就去找刘叔叔,好几里的山路,他每次都很快就能来到。就这样,爸爸和刘叔叔成了好朋友。爸爸对刘叔说:“老刘啊,你骑着个车子,一年到头,为了乡亲们忙活,我也得琢磨着给你干点事儿。在咱这十里八乡,连个修自行车的也没有,我学学修车,以后就专职给你修车了!”
    过去交通不便,进山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连村的山路“顺着河沿儿走,满脚是石头”。刘叔叔最初骑自行车巡诊,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每当车子坏在半路上,刘叔叔都是第一时间向爸爸“求救”。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在地里干活,隔壁的王大爷看见我爸就喊起来,说在路上看到刘叔叔,半路上好像车子坏了,正发愁呢。爸爸回家拿了修车工具就赶去了。在陈家岭东面的路边上,我们找到了满头大汗的刘叔叔,刘叔叔满脸蜡黄,把我爸吓了一跳,以为他病了,非要拉着他到医院去。刘叔叔说,我没事,就是三山口的刘大爷刚把腿摔伤了。70多岁的人了,孩子又不在身边,我得赶紧去看看,省得出大事。后来,刘叔叔骑着摩托车出诊,爸爸也摸索着学会了修摩托车。爸爸常说,别人的摩托车骑三年没大事,你刘叔的车骑一年差不多就得大修,两年就得报废!你刘叔给人看病,我给他的车“看病”。
    1992年,地瓜天蛾成灾,很多人喷洒农药时不慎中毒,刘婶也没能幸免。那段时间,从早到晚,刘叔叔只顾着在田间地头、在医疗室里,帮乡亲们治疗、解毒,也没想起来问问自家地里是怎么处理的。那一天傍晚,他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才看到刘婶正躺在床上,虚弱的脸上还挂着没来得及擦掉的泪水。原来,她也中毒了。刘叔一边赶紧采取治疗措施,一边埋怨刘婶怎么不通知自己。其实刘叔自己知道,刘婶是怕担误他给别人看病。也知道,就是说了,忙不完外面的病号,他也抽不出时间回家啊。幸好刘婶中毒不算很深,转危为安,但是却落下了偏头疼的老毛病。
    刘叔叔就是这样,事发生在乡亲们身上,小事就是大事。可事儿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天蹋下来的事儿,也是小事儿。也是在1992年,盛夏的一个深夜,刘叔叔到三合寨村抢救患了重病的冯大爷。看到冯大爷脱离了危险,刘叔叔这才准备回家。而这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一时间,狂风大作,倾盆大雨不期而至,刘叔叔躲也没处躲,只得冒雨向家赶去。当刘叔叔走到院子里的时候,他愣住了,就在刚才的那阵暴雨中,他辛辛苦苦维持了多年的卫生室居然倒塌了。院子里一片狼籍。再苦再难没吱过一声的刘叔叔,那一刻,他哭了,泪水混着雨水无声地流。我们都知道,在农村,房子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可大家不知道,刘叔叔的命根子不是房子,而是房子里的药啊!房子没了,不要紧,可是药没了,明天是会耽误看病的呀!第二天早上,爸爸就带着我到刘叔叔家,想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走到后才听刘婶说, 不到4点钟,刘叔叔就出发了,他带走了家里仅有的800多元钱,走了几个小时的路,来到县城药店进药,什么都能耽误,就是给乡亲们治病的事儿,一分钟,也不行!回到家,他就把诊所,搬进了堂屋里,就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很多邻家百社的乡亲都要来给他帮忙修房子,他都拒绝了,因为刘叔已经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进药了,实在没钱盖房子了!那段时间,等到夜深人静,所有的病号都走了,刘叔叔总是一个人坐在那堆废墟房,像尊塑像,一言不发。就这样,一天拖一天,在堂屋这个临时诊所,刘叔叔一干又是6年,才在1998年终于把诊所给翻盖起来。心里始终想着病人,凡事以病人为先,这就是我心中的刘叔叔。
    时间一天天的过,我也慢慢的长大了。 2002年的那个夏天,是我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记忆。那年我高考,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别提我有多兴奋了,恨不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认识的每一个人,要知道,在十多年前的小山村里,能出一名大学生,特别是一名女大学生,也算是一件稀罕事……我以为爸爸会和我一样高兴,可爸爸的脸上却怎么也看不到笑容。前一年,妈妈在县医院查出了冠心病、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给妈妈治病需要钱,我上大学也需要钱,可爸爸就那么一点儿工资,还得供着一家老小吃喝。看着一夜之间变苍老的爸爸,我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从天上一下子掉到了谷底。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你放心吧,有钱没钱,我都给弟妹看病。孩子上学要紧,实在没钱,我帮你想想办法”。隔着房门,我听到一个温暖又熟悉的声音对我爸讲,是刘叔叔。之后,是一阵沉默,只听得到爸爸的叹气声。我站在院子里,心里七上八下。刘叔叔出来了,对我说:“孩子,可真了不起,好好上学,将来肯定是咱们这十里八村飞出的一只金凤凰!”他好像看出了我的担心,赶紧对我说,你妈的病需要慢慢调理,没大事儿,你刘叔的小药铺承担的起。不久,我就如愿迈进了大学的校门。而妈妈看病,在刘叔叔那儿留下的,却是一张张账单。
    再后来,爸爸从民办教师转成了公办教师,我大学毕业也在县城参加了工作,家里条件渐渐好起来了,现在和我爸同一时期的民办教师,每个月都能领到3000多块钱的工资了。而刘叔叔,却毅然坚守在那间小小的卫生室里,虽然没有固定收入,甚至仍然欠着外债,但他却在为乡亲们解除一个个病痛的同时,收获着平平淡淡的幸福和快乐。
    那年,刘叔叔病倒了,他得病谁都没有告诉。爸爸知道后,心里非常难过,感慨地对我说:“你刘叔他是累病的,三十多年,谁家有病,他都随叫随到,饭也不能按时吃,觉也睡不好。就是铁打的人,也扛不住呀!”村里人为他的病担心,也担心以后找谁看病。但这种担心没有持续太久。才过了短短几天,我们就又在村头巷尾、山间小道看到了那个熟悉而且忙碌的身影,而且原来在县医院实习的刘叔叔的儿子  刘壮壮带着媳妇席丽华也回来了。于是,山路上来回穿梭的从一个白大褂儿变成了三个白大褂儿。
    深受刘叔叔影响的我,虽然没能像他一样,穿上那身圣洁的白大褂儿,但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作为一名年轻的机关工作人员,我要像刘叔叔一样,用自己满腔的热忱和无悔的青春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奉献,默默的燃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