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方晓美,是绥阳县黄杨镇洗马池村一名普通村医。我从20岁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至今,转眼已是12年了。12年来,我最深切的体会是:要做一名合格的村医,不仅要有医术,还要有医德,更要有一颗奉献社会的爱心,一颗不惧艰辛的恒心。今天我就做好村医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贫困山村,村里人都叫我满珍,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有我和姐姐、妹妹三个女儿。在我们这种落后的农村,没有儿子的家庭在村里是抬不起头来的,我父母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把我们拉扯大。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住的屋子也是摇摇欲坠、四处透风的板房。一个冬天的夜里,我们三姐妹睡在一张一米多一点的木板床上,寒风直接从板壁缝里吹进来,又薄又旧的破棉被根本抵挡不了那种刺骨的寒冷,我们睡得直打冷战。这时,我看见床下有一个纸盒,是妈妈用来装衣服的,衣服很暖和,我又比较小,就偷偷的钻进纸箱里缩成一团睡着了。由于瞌睡大,再大一点的声音都吵不醒我,害得我妈妈到处找。她四处呼喊:“满珍,满珍啊,你在哪里呀?”喊得声嘶力竭,也没找到我。回到家里妈妈就哭了,哭得很伤心。这时我的大姐发觉床下有呼吸的声音,连忙把箱子拖出来,看见我在箱子里睡得可熟了,等我醒来时,妈妈还在哭,一个劲地擦眼泪,眼睛又红又肿,她以为我丢了或者是被坏人欺负了。那一次我真正明白了,妈妈疼爱我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我不是男孩而减少。经过那次事情,爸爸说:“管他有没有儿子,砸锅卖铁都把房子重新翻修了,孩子大了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这事传出去受到了本村家族亲戚的阻止,他们告诫我的爸爸:“你家没有儿子,女儿以后都是泼出去的水,修了房子谁继承,不准修。”还有人劝我爸爸和妈妈离婚,然后再生个儿子延续香火。我妈妈知道后很生气,整日以泪洗面。那以后,我爸妈之间矛盾越来越多了。每天我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父母的打闹、争执和妈妈的哭声,我的家再没有了欢笑。我的母亲因为思想压力过大,受不了刺激,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由于农村没有条件医治,疾病越来越严重了,村里的人都离我家远远的,说我妈妈是神经病,是个疯子。
正是这样的童年生活让我学会了坚强,那时的我告诉自己:我虽然不是儿子,但我一定要像儿子一样为家里撑起一片天!我要保护好妈妈,让她不再受人歧视;我要当一名医生,治好我妈妈的病;我要用自己的奋斗为爸爸妈妈赢得村里人的尊重!这样的信念支撑着我,激励着我,再大的困难我都不曾动摇。
1999年,我初中毕业后选择了读卫校。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得到学校的认可,并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2年毕业后,我坚持了最初的梦想,回到村里,当起了一名乡村医生。那些年,村里的条件非常艰苦,不少老乡常常因为看不起病,把小病拖成大病。村里也没有卫生室,我就租了两间民房作为卫生室,虽然通风漏气,冬寒夏热,但好歹村里人有个看病的地方了。我把家里的风扇和唯一铁炉拿到了卫生室,让前来看病的乡亲少受一点酷暑和严寒之苦,小小的卫生室,虽然简陋,但也很温馨。
2003年 9月,我正式取得了乡村医生资格,镇卫生院安排我负责白元村的防疫工作。当时的老百姓对预防接种完全不了解,也不能接受。第一次在白元村开展摸底调查时,我挨家挨户地走,见到村民就首先介绍自己:我是方小美,是白元村的村医,我今天来是想了解一下这儿有没有7岁以下的儿童,他们需要打预防针,可以防治哪些哪些病等等。见到比我父母老的我就叫公公、婆婆,和父母差不多的就叫叔叔、阿姨。虽然嘴很甜,但走访了一天效果并不好,村里人都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我。眼看天快要黑了,闻到家家户户飘出来的菜香味,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找了一口井,喝上几大口井水充饥,赶紧踏着夜色往家赶。当我筋疲力尽地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晚上11点过了。又饿又疲惫的我很想睡觉,可是心里有事睡不着,我在想,按照这样的工作方式是不能完成任务的,脑海幻想着各种各样的场面,幻想怎么和他们打招呼、怎么和他们拉近关系,怎么才能取得信任,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一亮,我又去了白元村,根据昨天晚上的盘算,首先以院子里晾晒有小孩衣服的人家作为重点,其次以年轻人家庭为重点。走进白元村,看见有一家院子里晒着小孩衣服,我就走了进去,当时正好有一个20多岁的妇女抱着孩子在喂奶,我心想终于找到工作对象了。那女的长得不错也很干净,看样子是有文化的人,我猜想她可能曾经在外打过工,也许了解预防接种的常识。于是我作了自我介绍,说:“我今天来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我们这儿7岁以下儿童有多少,以便给这些儿童打预防针,你晓得打防疫针的重要性不?打预防针可以防麻疹,白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结核、乙肝。这些病孩子一旦染上了很难治好,即使好了也有后遗症。经过长时间交谈后我们成了朋友,然后她和我一起去找有孩子的家庭,她口才不错,很会说话,很快就找到很多家。在她的帮助下,我把她家作为打防疫针的点,这样慢慢地当地群众就认可了我,接纳了我,也相信了我,周边五个村民组的群众都互相通知把小孩背来打防疫针,我的工作局面逐渐打开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来找我看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于是,我制作了有电话号码的便民卡,发给乡亲们。只要乡亲打来电话,不管多远,也不管什么病,我都会背起药箱主动为病人上门服务,为此我还专门准备了走路用的“解放鞋”,这些年来,穿破的解放鞋就有10多双。
08年的冬天,绥阳遭受了百年难遇的雪凝灾害,停水、停电,路上都结了冰,踩上去很滑。有一天深夜11点多,我突然接到一个求医电话,是一个村民打来的,听到电话的一边声音很急促的说:“满珍,你快点来给吴正碧大婆看病。”我连忙问到:“她怎么啦。”村民说:“她可能是肚皮痛,痛的很厉害,汗水都把头发打湿了,在床上的打滚啦,你快来。” 现年 岁的吴正碧老人的家庭非常特殊,自己因为内风湿导致关节变型,瘫痪在床10多年,她的老伴也因白内障延误治疗导致双眼失明6年多,在平常的生活中,吴正碧就是她老伴的眼睛,而老伴就是她的双腿。在三家两户的帮助下,两个老人就这样相依为命。
挂断电话,我立即从床上爬起来,收拾药箱,就往他家赶,出门没走多远就被摔了好几回,边走我边想,以这样的速度赶去,老人病情紧急肯定吃不消,我得想个法子才行。突然我想到:袜子比鞋底防滑,于是我把袜子脱下来穿在鞋上,抓紧赶路。去吴正碧老人家要经过一片树林,很多人晚上都害怕这片树林,其实我也挺怕,因为这片树林里埋的都是夭折的小孩,甚至不久前那儿才发生了一个车祸,撞死了一个小男孩,由于纠纷那个小男孩鲜红的尸体在那里停了两天才处理好的。在进入那片树林时一幕幕恐怖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走到树林一半的时候觉后面有人在追我似的,越走越怕,感觉背心凉嗖嗖的,从走变跑,直到跑出这片树林才松一口气,没走多远终于看到人家户了,有灯了,也有狗汪汪的声音,慢慢的恐慌的心稍有些平静了。快到吴正碧家门口时,就听到她的老伴喊,“满珍、满珍……是不是你呀,是不是你来啦”。看着她老伴站在屋檐下单薄的身影,我眼眶一热,就像看到了亲人,急忙答道,“嗯,是我,是我来了”,边说边往屋子里跑。曾有人说我家庭出身不好,我没有哭;曾有人议论我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我没有哭;但当我穿过黑暗迎来光明的时候,我心里所有的委屈一下子释放,我哭了!
擦干眼泪,走进吴正碧大婆屋里时,就听到大婆用低微的声音对我说:“满珍,你来了,我痛得很厉害,痛死啦!”我安慰她说:“大婆没事,痛马上就好了,边和她说话边给她做检查,边问吃了些什么东西,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和她自身的情况,初步判断她是因食物中毒引的急性肠胃炎。首先,问她想不想吐,她说想吐,我急忙帮她拿盆,一下子就呕了很多出来。吐了之后,我就给他打了一针6542,然后马上输液。没过多久,她就说:满珍,我好多了,肚皮没那么痛了,轻松了很多。听她这样说了我也轻松了很多,我就这样看着盐水一颗一颗的滴。当感觉屋子有一定温度时,我才觉得膝盖辣辣地痛,想起来应该是在路上摔跤摔的。我轻轻地把裤子捞上去,看到膝盖部位满都是血,肉与裤子粘在一起,一撕开,血肉模糊,痛得我差点大叫起来。但怕惊扰吴正碧老人,我忍着守在她床边,直到快到天亮盐水才输完。
这就是我作为村医真实生活的一部分。村医不仅要面对病患,战胜自我,还要用爱心融入百姓的生活。村里有个姓杨的老人瘫痪在床10多年,老伴患有高血压、胃溃疡,她的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回家很不方便,我经常去她家,陪她聊天,有时帮她接屎端尿。到后期老人病重,只能用尿不湿,由于尿不湿不透气,导致了皮肤化脓感染,加上屎尿黏在一起,痛得无法忍受。我帮她换帮她洗,起初她不好意思麻烦我。我说:“我是农村娃儿,没有什么,你就像我长辈一样。”老人生前就把我当作子女看待,常常流着老泪喊我的小名说:“满珍啊,你不嫌弃我臭,这样的照顾我,比亲生女儿还好,我都不晓得怎么感激你哟!”我说:“大嬢,那你就把我当做你的亲生女儿就行了”。长期的接触和为她治病,让我和她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老人临终前就提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她走后,一定要我像女儿一样为她披麻戴孝。她去世后,我真的披麻戴孝地去送她了,旁人不理解劝我说:“满珍,你又不是她的儿女,不用披麻戴孝。”我说这是老百姓对我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时时刻刻伴着病人,听着呻吟,见的是焦躁、痛苦和烦恼,重要的是自己要有爱心、要有责任心。我们没有豪言壮语和惊天动地的业绩,我们也常常因为愧对亲人而悄悄哭泣,可是,我们从没有为付出而后悔,为忙碌而埋怨。因为,在我们肩上有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在我们心中同样铭刻着责任与奉献;因为,在我们心中同样装着作为医生的良心与操守!
普及医疗卫生事业,需要我们医疗卫生工作者扎根基层,用心、用情、用自己的辛劳去守护群众的健康。群众的平安健康、幸福快乐,是我们的心愿。各位领导、同志们,谢谢您们对我、对我们乡村医生这个群体的关心关爱,谢谢您们对贫困山区医疗事业的关心与支持。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奉献和付出,来回报大家的关爱。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