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兰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14-08-03
来源: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暨胡佩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天在沪举办。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机构等医务工作者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胡佩兰,女,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仍然在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直至生命终点。2014年1月,胡佩兰去世,享年98岁。在70年的从医岁月里,胡佩兰用仁心仁术护佑患者健康,用言传身教传递大医博爱,用自强不息演绎无悔人生。在她眼里,看病不分场所,病情就是命令!在她眼里,看病不论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在她眼里,看病不看身份,用心尽力聚神!胡佩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大医博爱、济世救人,在五味杂陈的时代变迁中,这株芷兰美丽一生,芳香四溢。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腰部要靠缠附的钢板来支撑,起身、弯腰、落座,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老人都是忍受着剧烈的腰疼来完成的。她从不让别人搀扶,也从不让学生替她完成检查。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舍不得浪费一个馍,舍不得多买一棵菜,却每年都要捐款一万元给希望工程,至今已经捐建了50个希望书屋!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不仅能记住患者的病情,而且能记住大多数复诊患者的姓名,甚至联系电话,以便随时指导患者治疗和康复。她问诊问得很仔细,病人的生理周期情况、分泌物情况,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肯放过;病人口述的症状,她不放心,一定要亲眼验证。她提醒多次人流的病人:“做流产多了不好,知道吧?少做流产,尽量采取避孕措施。”她叮嘱不孕的少妇:“别到处听信专治不孕不育的广告,有钱没地儿花了那是。”对需要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她细心写好地址,一再叮嘱着病人。
    胡佩兰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她98岁了,还一个礼拜坐6次门诊,一口气看几十个病人。她98岁了,看病时还亲手为病人查体、开处方,从来不用他人代劳。胡佩兰说,这样才会心中有数,对得起患者!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事司副司长南春梅讲话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副书记 邬惊雷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