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无止境 责任不下岗 ——于洪波
发布时间:2014-07-29
来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贾永青所在科室的主任于洪波,我报告的题目是《敬业无止境 责任不下岗》。贾永青是一个乐观、向上、勤奋、敬业的好医生,她的事迹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个知道她的人。 
我是在去年7月份才知道贾永青身患肾癌的。
一天早晨,小贾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要请假。在我的印象中,小贾是从不轻易请假的,再联想到她平时的一些细微变化,我突然觉得小贾一定是在故意隐瞒着什么。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我假意推说要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不能请假。
沉默了一会儿,电话的另一头突然换成了小贾的父亲,他哽咽地说小贾得了非常严重的病,过一会儿到医院和我详谈,随后就挂断了电话。
临近中午时,小贾的父母找到了我,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他们沧桑的面容和满眼的泪水。
虽然,我已经提前做了最坏的预想,但“肾癌,而且已经全身转移”几个字从小贾父亲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耳朵,禁不住连声追问:“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眼泪也一下子夺眶而出。
小贾的母亲抹着眼泪说:“小青不让告诉你们,她怕给你们添麻烦,怕影响了你们的工作。”
送走小贾的父母后,我呆呆地坐着,眼泪唰唰地往下流。小贾文静的面孔、甜甜的笑容、柔弱的双手、忙碌的身影,像电影镜头一样从我眼前掠过。
这时我才明白,2012年9月,贾永青谎称陪父亲去北京看病,请了一周假,其实是自己做了单肾摘除手术。一周后,她就急匆匆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上班的头一天,贾永青腰里勒着父亲治疗腰疼的宽腰带,忍着伤口的疼痛,硬是一连做了五六台手术,在手术台上站了七八个小时。
我一下子记起了那天和小贾一起做手术时的情景。当时,我看到小贾的双腿有些发抖,虚汗也顺着鬓角不断往下流,就随口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她笑呵呵地说:“没事儿,可能是歇了几天变虚了。”
因为当天工作非常忙,我也就没再多想。
后来,小贾告诉我,她真怕坚持不住,在心里不住地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挺一挺就过去啦。”
直到今天,她虚弱的样子,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一直让我揪心不已。
我在心里总埋怨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傻,怎么就一点也没多想呢?要知道她得了这么大的病,说什么也会不让她遭这样的罪。”
我还记起了去年6月份的一件事。当时,天气已经非常炎热,我发现小贾穿了一双凉鞋,却在鞋里垫了一副非常厚的鞋垫,而且脚上还套了一双厚棉袜子。
我觉得很奇怪,有一次,我就抽空问她,为什么穿成这样?她说,脚底起了些水疱,怕疼。我有些疑惑,坚持要看一看。
当小贾脱下棉袜时,我惊呆了,她的双脚长满了水疱,一些部位露出了嫩肉,有的地方还出了血。这样的脚每天不知要走多少路,那得多疼呀。
我突然注意到,她的手上也有许多地方脱了皮,而且还有一道道伤痕,她说是手术线勒的。
我一把拽起她来,拉着她就要去皮肤科看病。贾永青说什么也不去,她说:“大于老师,没什么大问题,我已经看过了,这不已经上了药了嘛。”
我让她休息几天,她笑着对我说:“大于老师,别大惊小怪的,咱们当医生的什么没见过,这点小毛病就歇班,那咱们科里的人还不都得歇光了?”
我怎么说也没有用,根本拗不过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和她说的一样,小贾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小毛病,仍然快步穿梭在患者需要她的每一个地方。
小贾的手脚起疱,是服用抗癌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尤其是做手术时,脱皮的双手被刷子一刷,消毒液一泡,手术线一勒,那种钻心刺骨的疼有多难承受,只有小贾的心里最清楚。
我的思绪还把我带回到了2013年2月9日,那天是农历的大年三十。傍晚,密集的爆竹声和璀璨的烟花把年味渲染得越来越浓,忙了整整一天的贾永青仍然穿梭在灯火通明的病区。小贾的哥哥从下午四点就来接她回家过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小贾一直在忙,5 点下班的时间过去了,她还在忙。
因为小贾的家离市区有三四十里远,同事们都劝她跟哥哥走吧,但她一直坚持和大家忙到了晚上8点多才离开病区。
当时,我们都很羡慕小贾有个好哥哥。一直等了小贾4个多小时。直到现在我才全明白了,那天就是哥哥再等多久他也会等,他要接妹妹回家过个团圆年,接妹妹回家吃一碗初一早上的团圆饺子,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团圆年、这样的等待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知道小贾得病的第二天,我和科里的几个姐妹去看她,当时正在咳嗽发烧的小贾从床上爬起来,扑到我的怀里,放声大哭,哭吧,小贾,让压抑了太久的眼泪任意流淌吧!
大家知道,任何安慰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大家也都陪着她一起默默地流泪。
过了一会儿,小贾止住了悲声,她说:“我可不想当一个专职病人,我还要坚持上班,只有和你们在一起,我才能增强好起来的信心。”
我心里明白,她太喜欢自己的工作了,不让她工作比让她得病还要痛苦。
治疗期间,她上午输液,下午就拔掉针头匆匆赶到科里去上班。
科里的姐妹们不让她再上手术台,她就把其他工作承担下来,接收病人、做产前检查、查房、写病历,总是事事抢着干。
每当大家劝她休息时,她总是说:“我能扛得住,就让我多干点儿吧,只有这样我才更踏实、更开心!”
大家心里都再清楚不过了,她是要在可能已经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干些活,走的时候心里少留些遗憾。 
去年10月份,小贾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身体越来越虚弱,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从此,大家的心里都像缺了点什么,抽空就会跑去看她。 
每次见到她,她从不谈自己的病情,总是不停地问科里的工作,问孕产妇的情况,甚至连出院已经很久的一些患者,她也要问一问她们现在的情况。
大家知道她心里怎么也割舍不下自己的工作,因为工作里寄托了她太多的希望和梦想。
今年4月中旬,在省卫生计生委领导的关怀下,小贾转到省四院继续治疗。我和科里的几个姐妹在一个星期天去看她。
那天,小贾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连正常说话都有些困难,但我们和她说起工作上的事时,她的脸上始终充满笑容,眼睛里也闪着光亮。
临走时,贾永青突然拉住我的手,小声对我说“大于老师,我真想再上一次手术台,你还愿意带我去吗?”
我紧紧握着她的手说:“我怎么能不愿意呢?只要你好点了,我就带你上手术台,就像当年带着你一样。”
小贾浅浅地笑了,眼泪也顺着眼角流了下来。那一刻,我相信在场的姐妹们都真正体会到了小贾做一名好医生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
正是这种超越常人的强烈愿望,才给了她坚韧顽强的力量,支撑着她一直与病魔做殊死的抗争。
就在她临终的前些天,我去看她,小贾从昏迷中醒来,她艰难地对我说:“大于老师,认识你们真好,我这辈子值了!” 
其实,大家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能认识你也是大家的缘分,你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医学誓言的真正内涵,更加坚定了当一名好医生的理想信念。
小贾,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愿意当你的大于老师,大家还愿意做你的好姐妹。只是,我们会好好地照顾你,再也不会让你带病坚持上班,再也不会让你从我们身边悄然离开。
病情危重之际,贾永青主动提出要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她说:“别的我什么也做不了了,把我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就算我对医学事业尽的最后一份力吧。”
贾永青把无私大爱全部倾注到她所挚爱的医疗事业中,用忘我的工作和病魔做抗争,
用生命的代价让“白衣天使”的形象熠熠生辉。
小贾,我们的好姐妹,大家永远想念你!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