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卧底记者眼中的院长——孙嘉怿
发布时间:2014-07-30
来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广东侨星杂志社的记者孙嘉怿 。我汇报的题目是《一个卧底记者眼中的院长》。

一个偶然机会我得到了一本书: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编著的书《我对癌症患者讲实话》。当我一气呵成读完后,深深地被书中主人翁徐克成珍爱生命,厚德行医的品行震撼了。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有这样的好院长、好医院么?我认为,作为媒体人有责任和义务把真实还原给大家。由此,我在复大医院当了两个多月的“卧底”。

4XX日,复大医院海珠区医院:在医院所在的那条街道上,我先去了一家服装店,向老板娘询问:“这里是不是有一家肿瘤医院啊?”老板娘用手一指:“就在斜对面不远。”我又问她:“这家医院怎么样啊?”她说:“这家医院有很多外国人来看病,经常有人来我这买服装,听他们说有位老院长治疗癌症非常神奇。”我又沿街去了小饭店、小商店、水果店等了解情况,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差不多。然后我就以癌症患者亲友的身份走进了复大医院了解情况,见到了一位患者的姐姐,我就和她攀谈了起来,她告诉我,她妹妹患卵巢癌,上海一家大医院被判只能活23个月了,医生建议不要浪费钱再治了,全家人都难过极了。她们经过多方查询、比较,最后决定来找复大的徐院长。患者的姐姐还激动地告诉我,她们一到复大,徐院长就来看望她们,以他自己抗癌的亲身经历鼓励我们,为我妹妹设计了治疗方案。现在我妹妹已经做了手术,非常成功,这是第二次来做介入治疗。徐院长经常来关心我们,问寒问暖,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真的非常感动。

5XX日,复大医院天河医院:我面见了徐院长,请他允许我采访医院的患者,他爽快地答应说:“你可以随便采访,只要不打扰患者正常休息就行了。”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我先后采访了30多位国内外的患者及家属。有一次,我采访到一位美国的患者——Dr. Juky Ellison。正当我要结束采访时,徐院长进来查房了。Juky因为徐院长为她做了美国医生不能做的手术,而且非常成功,异常激动地拥抱了徐院长,还让我为她和徐院长拍照留念,并大声呼喊:“China, No.1.”。

526日,复大医院病患休息大厅:我采访到一位曾给医生送过红包的患者——广东韶关的谭友好。他告诉我,他2002年被诊断为巨大肝癌,一家医生告诉他最多再活一个月了。最后他们找到徐院长,徐院长说他行医近40年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肝癌。当时,谭友好求生心切,担心医生不尽心治疗,就给徐院长送上两包茶叶和300元的红包,徐院长坚决不收。谭友好趁院长不在,又悄悄地把东西放在了院长的办公桌上,最后徐院长还是给退了回来。

613日,复大医院自愿者工作室:我采访了印度尼西亚华人安妮,大家都习惯叫她阿里太太。阿里太太告诉我:2002年的一天,她丈夫阿里在雅加达最大的中央医院检查诊断为鼻咽癌,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大脑,医生预计他的寿命只有一个月了!后来听从朋友介绍,来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找到了徐院长。说来也神奇,一个月后,阿里颈咽部的肿瘤出乎意料地渐渐消失,眼睛看东西也恢复了正常。两个月后,他们回到了印尼,许多朋友都又惊又喜,惊奇的是阿里不但活着回来了,而且气色很好;欢喜的是找到了一位神奇的中国医生,更多的阿里有救了!阿里生病后,家里的经济十分拮据。徐院长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安慰阿里太太,“你别太着急,阿里的身体要紧,你们每年回复大复查一次, 费用我们想办法解决。”此后阿里年年回复大,检查费用都是徐院长个人和医院为支付的。徐院长还诚恳地对阿里太太说:“复大永远是你们中国的家。任何时候,只要需要,复大都会支持你”。

今天,阿里太太也来到了我们汇报会的现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上台。

(以下由阿里太太汇报)

两年前阿里在印尼去世了。临走前,他断断续续地对我说:“院长、7年,院长、7……”我清楚他的意思,他是想告诉我,他敬重的中国医生徐院长,让他在人生的旅途上多走了7年。这7年,给了阿里有质量的生活,给了孩子们深厚的父爱,也给我和我们全家留下了许多天伦之乐和美好回忆。他是要我们永远记住徐院长的恩德啊!

 

两个多月的卧底采访,我看到了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厚德诚信、慈善仁爱好院长徐克成,我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       博大情怀!我要再次说:徐院长,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