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争当卫生计生科研战线上的排头兵——李练兵
发布时间:2014-08-13
来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李练兵,是重庆市人口计生研究院的普通一兵。今天能够站上这个讲台,我倍感荣幸。我深知,鲜花和荣誉,不只是属于我个人,也不只是属于我所在的团队,而是属于我为之奋斗、为之奉献了40年的卫生计生科技事业。

我生于1954年,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近四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健康基础及应用研究,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此时此刻,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60年的人生经历,讲一讲我们卫生计生科研人的光荣与梦想,讲一讲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平凡的科技工作者的心里话。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我在党旗下举起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里,便有了一份神圣的承诺,我的肩上,就多了一份光荣的责任。从2002年开始,先后有汕头大学、四川省中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以优厚的条件商调我过去工作,我都一一婉拒。早在2009年,我就已过了退休年龄,但是考虑到当时“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正在攻坚时期,自己负责的几个科研项目也还没有结题,我带领的团队还很年轻稚嫩,于是我主动找到单位领导,要求延期退休。好多人说我傻,放着高收入不要,放着享清福不要,偏要守着这份低薪吃苦的工作,简直不可理解。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知道自己的事业在这里。还有一次,一位鉴定者家属悄悄送来厚厚一叠现金,苦苦哀求我在鉴定意见书中作一点小小的改动,我坚决地回绝了。我认为,人不能只为金钱活着,还得有理想和责任!我是一名3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知道自己应该放弃什么、应当坚守什么!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把领导的重托,同志们的厚望,化作工作动力,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我始终秉持一种信念:要做就要做到全国同行业内最好。从事生命科学科研工作以来,我担纲组建了生殖毒性、遗传毒理等重点实验室,先后搭建了环境优生学平台和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做实验的过程复杂漫长,有时为了求证一个数据,就会有几十上百次的重复操作。繁重的科研任务和科研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让我经常放弃公休假和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每天10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这几乎成了我的生活常态。

通过团队的通力合作,“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顺利建成,并经专家评审,评定为优秀等级,填补了西部地区卫生计生科技系统重点实验室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乘势而上,启动了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庆正鼎司法鉴定所成为全国原人口计生系统首家通过国家级司法认证认可的鉴定机构,鉴定结果被56个国家、79个组织多边互认,近年来开展各类司法鉴定3000多例,无一例投诉。

俗话说,是那条虫就要钻那根木,做了泥瓦匠就是要沾一身泥。既然我选择了卫生计生科研事业,我就会无怨无悔地干下去,只要事业还需要我,我就会用毕生的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力争上游、精益求精,永远争当卫生计生科研战线上的排头兵。

作为学科带头人,我十分关注团队中年轻人的成长成才。团队中7名年轻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有为青年,每逢过节,我都要把他们请到家里,和丈夫一起下厨,让大伙儿热热闹闹地团聚团聚,用大家庭的温暖消融他们漂泊异乡的孤独感。看着这些和我的女儿一般大小的孩子们,我心里涌起的是无限的责任。在我毫无保留的支持下,他们中先后有4名报考了博士、硕士;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合作项目等过程中,我更是尽量搭建平台,让年轻人多挑重担、加快成长。单位领导曾关心地找我谈话,说:重点实验室科研任务那么重,人手又非常紧缺,你送这么多的人去脱产深造,实验室的工作怎么开展?你都是延期退休的人了,长期加班加点,身体怎么吃得消?可我觉得,未来发展更加需要高素质的科技人员来支撑,我年龄大了,更要抓紧时间,为年轻人铺路搭桥,让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我同时也是父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和女儿的母亲,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支持和付出,我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由于担心休产假影响工作,我的丈夫老马直到过了40岁才当上爸爸,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大龄母亲”。尽管丈夫从来没有一字半句的责怪,但是我深深知道他心里的遗憾。记得临产前,我上午还在做小白鼠致畸试验,下午就到市急救中心待产。当时,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共产党员轻伤不下火线!何况,这也是很好的胎教啊!

对我的女儿羊羊,我有着太多的歉疚。在她最需要母亲陪伴的时候,我却只能经常把她留在家里。多少次,羊羊想去逛游乐园、骑木马、吃棒棒冰,这些在别的孩子眼里都无比寻常的事,却常常成为她无法实现的奢望!懂事的女儿总是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是个乖妈妈,反正还有下次呢!可是这个“下次”却一直没有到来。今年3月,羊羊要去国外求学,几十年来,我第一次答应送她上学,然而,临行之前,因工作需要,我得去秀山、酉阳为一群孩子作病残儿医学鉴定。面对女儿那依依不舍的目光,想想女儿出门时孤孤单单的身影,我觉得自己真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懂事儿的女儿看出了我的困窘,转身抹掉脸颊上的泪水,回过头来用湿漉漉的脸蛋儿蹭着我,努力用大人的语气对我说:没事的妈妈,工作需要你,病娃娃需要你!女儿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您就放心吧……

对于年近八旬的父亲,我也似乎从来没让他省心过。记得有一次从巫溪做完病残儿医学鉴定,我又得顶风冒雪马上赶回单位。汽车行走到巫山路段时,由于下雨路面打滑,加上山道大雾,视线不清,在避让迎面驶来的一辆几近失控的大货车时,我们的车被逼到了路边上,左前轮半轮悬空。要不是驾驶员小陈眼疾手快、处理恰当,后果不堪设想。回到家里,老父亲责备我:你忙,你照顾不了我,我不怪你,但你总不能让我这个白发人送你这个黑发人啊!

付出总有回报。我在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奋斗了近四十年,从懵懂朦胧的青葱岁月,到勇往直前的中年佳境,再到霜染鬓发的花甲之年,有泪水,也有掌声;有荆棘,也有鲜花。一路走来,感触良深!我先后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业书籍2本,获得著作权4项;我们的团队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机结合,开展了染色体病、单基因病研究,以及DNA亲权鉴定等,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各界好评。

我个人所做的一切是微不足道的,但党和人民却给了我无数的荣誉。我个人多次获得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和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荣获重庆市“感动计生”十大人物、全国人口计生系统“最美在基层”人物提名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称号,当选为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中国环境诱变剂致突变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学会、委员会的委员,我还当选为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今年627日,建党93周年前夕,我还有幸与其他各行各业的基层代表一起,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的亲切接见。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话,来表明我的心迹,并与大家共勉——无论还能够为这份事业工作多久,我都将永远记得: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神圣的岗位;我们怎么样,我们的事业便怎么样;我们是什么,我们的事业便是什么;我们有光明,我们的明天将一片光辉灿烂。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