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沈颖
发布时间:2014-07-30
来源:

大家好,我叫沈颖,是北京儿童医院的党委书记。我报告的题目是《品牌》。

北京儿童医院是国内大型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每天要接诊患儿8000多人次,其中6成以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忧心忡忡的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平安。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孩子健康的守护人,我国著名儿科超声波专家贾立群。

36年如一日,接诊了30多万名患儿,确诊了7万多疑难病例,挽救了2000多名患儿的生命。

2008年2月的一个深夜,牡丹江一位患儿父亲坐最后一班飞机,抱着已经“病危”的3岁儿子,赶到北京儿童医院。这位父亲绝望眼睛红红,因为孩子很多天没有一滴尿了,先天又只有一个肾脏。北京儿童医院是他最后的希望,而贾立群B超,又成了他希望中的希望。

深夜,刚刚入睡的贾立群再次被电话叫起,他立即赶到医院。

经过仔细的检查,贾立群对孩子的父亲说:“孩子肾脏没问题,只是在输尿管堵了一些像沙子一样的结石,只要把结石排出,肾衰就可以治好了”。

患儿父亲听了这话,一下就哭了出来,“儿啊,儿啊,你在北京捡了一条命啊”,他还没走出B超室,就用手机向牡丹江的亲人报了平安:“多亏遇到了贾立群这样的好大夫,咱们这棵独苗啊,可有救了!”他们一家人按照当地风俗,向着南边的方向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连着磕了3个头,行了千里之外一个普通家庭对贾立群最隆重的大礼。

此时,B超机前的贾立群还在思考着什么:这种结石过去在孩子中非常少见,近来为什么突然增多了呢?他和临床医生一起调查了10多个结石患儿的喂养情况,结果是:孩子吃的是三鹿牌奶粉。

几个月后,“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了。我接受卫生部紧急任务要求在4个小时内制定出诊疗方案。我找到贾立群,根据我们前期的经验,只用了2个小时就制定了出来,后来这个方案成为全国筛查奶粉结石的“金标准”。

随后,贾立群作为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在全国各地培训B超医生、指导筛查工作。当时,北京儿童医院也是奶粉筛查的前沿阵地,每天有成百上千个孩子等待着确诊。那些日子,他真是累啊!在筛查的空隙,他靠在B超机旁就能睡着了;坐车时靠着椅背也能进入梦乡。就这样24小时连轴转,贾立群和他的团队顺利完成了3万多个孩子的筛查任务,及时化解了3万多个家庭的幸福危机和社会信任危机。

多年的钻研和历练,让贾立群成了儿科大夫的眼睛,也成了患儿家长口口相传的品牌。可是,像他这样资深的专家,一家3口却一直住在医院附近、才4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里。我曾经问过贾立群:“别人都换房了,你怎么不换啊”?“咳,我怕住远了,医院找我不能及时赶回来误事”。为了患者,他的生活半径一直局限在五公里以内,甚至连春节期间亲属同学聚会,他都选择离医院最近的饭馆。多年来,他一直自己顶着夜班的岗位,医院给他记夜班和物质奖励,他都谢绝了。我想,是他对患儿至诚的关爱,对超声事业无限的热情,让他把辛苦当成了快乐,付出多少都无悔无怨!

目前,检查结肠息肉这种病,在国内外公认的是用肠镜。但患儿要经历住院、洗肠和全麻的痛苦,花费也很高。贾立群经过研究,摸索出肠道息肉在B超图像上的特点,用B超就能做到100%正确的诊断,不仅减少患儿的痛苦,还为家长节省了不小的开销。

随着贾立群B超的口碑越来越响,超声室外慕名而来的家长越来越多,队越排越长了,就好比春运期间的火车站,人挤人、人挨人。过去做超声检查一般要预约两个月左右,为了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贾立群向医院立下了“军令状”,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采取了各种措施,使超声检查的预约时间从2个月变成了2天。院党委号召全院向超声科学习,在他们的带动下,我院其他功能检查科室预约的时间,都缩短到了2天。当我看到,每天早晨六点,超声科的医生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晚上十点还在忙碌;当我看到贾立群因为经常熬夜的黑眼圈,因为椎间盘突出而越加佝偻的脊背,我不禁深深地为这些可敬可爱的同事们而感动和自豪!

由于贾立群在儿科超声波领域的高超技术,不管是院内还是院外的同行,都愿意找贾立群请教和查找超声影像的资料,他从不吝啬,总是全力帮助。贾立群常说,“我个人的名利并不重要,只要病儿能重获健康,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在儿童医院,每个人都能讲出几段儿贾立群的故事,这些故事,感动着患者,感动着同事,感动着无数个看到和听到这些故事的人。他不仅打造了响当当的“贾立群牌B超”,也打造了把梦想当信念、把工作当事业、把患者当亲人、把付出当快乐,把做人当品牌的高尚品格。

 

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梦想的激励下把本职工作做成品牌,把做人做出品牌,伟大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