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批展示人选 马琳

姓名:马琳

省份:北京市

事迹简介

编纂儿童皮肤病“百科全书”


马琳,女,196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特应性皮炎学会(ISAD)中国唯一理事,国际湿疹理事会(IEC)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爱孩子胜慈母

马琳深耕儿童皮肤专业30余年,秉持“爱孩子胜慈母”理念,致力于守护儿童皮肤健康。鉴于我国15岁以下儿童占皮肤病患者总数约1/3,而多数医生对小儿皮科了解有限,她于2008年率团队编辑出版国内首部《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该图谱被同行称为儿童皮肤病“百科全书”。此外,她立志湿疹宝宝打造“中国品牌”护肤品,团队与大学合作,基于新生儿胎脂的皮肤屏障修复作用,研制出仿生胎脂组方,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奖三等奖、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2024年获第九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编写疾病图谱

20世纪80年代,我国儿童皮肤病诊疗才刚刚起步,1990年,马琳作为学生党员被选进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这里迅速成长。1999年,36岁的马琳当上了皮肤科主任,针对全国儿童皮肤科少、儿童皮肤病专业医生更少的情况,她想如果能把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成立以来的诊疗经验共享给大家该多好!抱着这样的想法,她率领全科室医务人员,2008年,编辑出版国内第一部《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图谱分27章,5万余字,包括800余张图片。国内同行称赞它是儿童皮肤病“百科全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时任国际皮肤病学会联盟主席大卫·路易教授评价它:“没有哪个国家能出版如此经典的儿童皮肤病专业图谱!”

打造“中国品牌”

润肤剂的使用,是绝大多数皮肤疾病治疗和护理的基础,尤其儿童最为高发的湿疹、皮炎等。这类疾病最大的特点是“痒”,给孩子带来极大痛苦。面对众多“洋品牌”,马琳誓要做出适合中国湿疹宝宝的护肤品。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既是皮肤病治疗的重要靶点,更是预防皮肤病发生的秘密武器。新生儿出生后皮肤表面具有一层白色的黏着物质——胎脂。研究表明,胎脂是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护肤霜”。它除了80%的水分之外,还含有10%的蛋白质和10%的脂质,是皮肤天然的保护层。经马琳团队多年研究发现,新生儿的胎脂具有极好的皮肤屏障修复作用,通过与北京工商大学孟宏教授团队合作,最终研制出仿生胎脂组方,获中国发明专利,并获得中华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及北京医学科技二等奖。2021年,该成果成功转化,延续了母体外胎脂对婴幼儿皮肤的保护作用,为湿疹宝宝带来了福音。

我国现代儿科学奠基人诸福棠院士曾说:“爱孩子要如慈母。”从医30余年,老院长的话,马琳始终铭记在心。她要求自己做到“胜慈母”。在病房,照顾“皮肤剥脱”患儿,她一周没合眼;在下班路上,看到皮肤病患儿,她总会停下来告诉家长怎么做。她常说医生多受一份累,孩子就能少受一份罪。她说:“我要比妈妈还有能力,帮助孩子战胜疾病,孩子的健康快乐是妈妈的心愿,也是我最大的幸福。”(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

<>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