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准备着 与“死神”赛跑
方寅,男,汉族,1969年6月生,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兼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急诊外科是危急重症患者接受救护的第一站,在这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般的抢救。从业多年,方寅几乎时刻都在准备着,去拯救每一个紧急求助的生命。2025年,方寅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
投入百倍努力
自1993年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后,方寅每天的生活里都充斥着“速度、奔跑、激情”。面对急诊外科里各种复杂病症的患者,方寅每次都在和死神赛跑——他要和同事们一起迅速做出处理反应,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方寅说过,“只要有一丝丝希望,我们都要付出百倍努力,因为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2015年,医院接收一位急诊患者。患者的胸部被工地掉下来的钢筋前后贯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情况很棘手,很多人都认为患者生存的希望十分渺茫。方寅二话没说,开始制定抢救方案。“肺部虽然被穿破,但幸运的是钢筋没有穿过他的心脏。钢筋肯定是不能拔掉的,这样患者会失血过多,必须进行开胸手术。”在这个抢救思路的指引下,开胸手术持续了4个多小时,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对于方寅而言,在这样大的抢救中,每次成功的那一刻,自己的心情总是难以描述。“看着家属的如释重负,我也感受到了做医生的最大成就。”
坚持全天待命
作为一名急诊外科医生,意味着时刻处于待命状态,每次都随喊随到、不敢耽误,因为治病救人等不得。“我老家在黄山歙县,工作以来,好像年三十就没回去过。初一不忙的时候,开车回老家看看。如果接到医院电话,就会立马掉头回来。”方寅回忆,2015年的大年初一,他打算回老家拜年,可是刚开车上了高速,就接到医院的电话。“一场车祸,一个病人失血性休克,肝脾破裂,一点不能耽误。”接完电话后,方寅立马带着全家在最近的出口出高速后,掉头回医院。
工作以来,方寅的手机几乎从未关过机,不在医院的时候,手机的电量也都是满的。在方寅看来,每一次手术都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引领学科发展
从医30年来,方寅始终致力于提高医疗水平和学术能力。急诊外科是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着力打造的重点学科之一。在提升急救水平的同时,方寅和他的急诊外科还紧跟医疗理念发展的趋势,将胸腔镜微创手术作为发展方向,目前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切除等手术均已向微创术式过渡。
2005年,方寅就开展过食管癌术后的肠内营养治疗;2009年,他再次以不开胸手术的创新之举,为高龄、无法承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他不断拓展新技术,开展中央型肺癌支气管、肺血管双袖式根治术,最大限度保留功能良好的肺组织,避免全肺切除,以最佳的手术方式获取患者术后更好的生活质量。
方寅总是愿意学习新知识、开展新技术。他先后赴安徽省立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胸科医院胸外科学习胸腔镜技术,随后在芜湖地区开展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OrVil术)、肺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为江城患者带来福音。除了在手术台上挥洒汗水,方寅更在科研与教学领域播种智慧。2022年,方寅联合急诊内科成功创建“急诊医学科”,成为芜湖市“十四五”重点培育专科。在方寅看来,他和所有医生一样,都只不过是普通人,都是因着“敬佑生命,平等仁爱”的庄严誓词,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与病魔斗争,与死神赛跑,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而努力。(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