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胡大夫
胡海平,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主治医师。2023年获得宁夏卫生健康委“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3年被宁夏卫生健康委授予劳模和技能人才“胡海平创新工作室”;2024年获得宁夏卫生健康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4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直机关授予作风提升创先争优“十佳标兵”称号。
胡海平被患者亲切称为“妙手胡大夫”。这位扎根临床15个春秋的医者,用精湛医术和赤诚之心诠释医者仁心。
“一站式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胡海平不止是“妙手”,头脑也灵活,以“小点子、小创新、小改革、小体验、小分享”五小活动为载体,激发团队活力。他经常利用周末,自费带领团队跑遍全区开展义诊100余场次,足迹遍布机关、学校、社区等场所。2019年科室初创时,胡海平以实干促发展,突破零基础困境,通过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对科室管理、服务质量等实施动态监测,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号召科室全院开展“优质服务365”行动,推广火龙罐、银质针等特色技术在全区铺开惠及百姓。
“冷清小科室”在国内占先机
作为学科带头人,胡海平带领“胡海平创新工作室”,十年磨一剑完成1000余例临床验证,构建起筋膜理论与中医理论融合的诊疗体系。胡海平提出的“肌骨疼痛治疗的创新理念”引发学界关注,相关成果入选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为推动技术下沉,胡海平深入区内20余家基层医院开展培训100余次,累计培养基层医师800余人次。胡海平创新的“内脏筋膜调理手法”更被纳入《宁夏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为破解基层“看病难”提供新方案。
查体时,胡海平通过精准定位病灶,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成功攻克腰突症、肩周炎、不孕不育、面瘫等顽疾,年均治愈患者3万余例。其中,有一位37岁的女性患者结婚十年,一心只想要个孩子,但始终无法如愿。胡海平经过综合查体,运用筋膜理论找到内分泌紊乱这一始发原因后,采取银质针松解和内脏筋膜手法等方法,经过六七次调理后,患者最终实现了当妈妈的梦想。三年多来,针灸推拿科运用创新理念成功帮助20多名女性顺利受孕。
胡海平推行“传帮带2.0”培养模式,建立“理论-实践-创新”三维培养体系。通过“新老结对”机制,胡海平带领团队成功申报省级课题5项,培养青年骨干20余名。在胡海平的带领下,科室从“冷清小科室”发展成为京宁合作重点专科,创新理论辐射至北京、浙江等10余个省市。
“四心服务”贯穿诊疗全程
作为一名医者,胡海平始终秉持“医者仁心”的信念,将问诊耐心、查体细心、治疗精心、随访贴心“四心”服务标准贯穿诊疗全程。今年3月初,从俄罗斯来宁探亲的瓦莲金娜因身体疼痛,找到胡海平。因对方汉语说的不好,交流起来很困难。胡海平耐心倾听,长达近一小时的沟通后,绘出一幅解剖图,细致梳理病程脉络,为患者讲解病情治疗方案,并运用肌肉松解法、银质针、火龙罐等中医适宜技术,为外国友人缓解病情。
“医生的温度,应该体现在患者触手可及之处。”胡海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胡海平常常自掏腰包为困难患者购买餐食、给予慰问金,用医者仁心温暖病人。有位女患者前来治疗,当得知对方离异,自己供孩子上学,家里非常困难。胡海平持续三年每月给予生活费,资助孩子直至高中毕业。他用自己的饭卡给两位困难患者打饭,还给每人500元慰问金,并鼓励他们战胜病痛。患者小花(化名)在《永宁文艺》撰文称赞:“胡主任不仅对我好,对其他病人也很关照。他的诊室充满家的温暖,用妙手仁心让病痛消融,用真诚微笑驱散阴霾。”
面对赞誉,胡海平始终秉持“医者当如灯塔”的信念,用仁心仁术书写着新时代的医者答卷,以创新突破彰显中医传承的当代价值,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医者使命。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