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批展示人选 王育民

姓名:王育民

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事迹简介

成为照亮孩子生命的那束光


王育民,男,汉族,198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他用二十三年的坚守,在临床一线默默耕耘以无畏的担当,带领团队填补了区域内儿科重症的多项技术空白凭借着医者的仁心大爱,一次次挽回患儿生命

精准决策 化解危机

2023年9月雷暴天气突袭,引发数百名过敏患儿集中发病,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急诊大厅瞬间被挤得水泄不通。王育民接到消息时已近深夜,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放全部诊室,紧急抽调全科医护人员,仔细筛查危重患儿。在连续18小时的高强度奋战中,他冷静调度、精准决策,成功化解了这场突发事件。

这样争分夺秒的场景,对王育民来说早已成为工作的常态。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儿童重症学科带头人,他带领团队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全流程救治体系,从院前急救指导,到危重抢救,再到持续监护,每一个环节都严谨有序。

聚焦难题 绘就蓝图

“要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儿童重症质控专家组组长,王育民深知基层儿科发展的困境,也一直将破解这一难题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他牵头组建了内蒙古儿童医疗保健联合体,带领专家团队深入12个盟市开展技术帮扶,累计培训基层儿科医生超800人次。通过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制定标准化诊疗路径,他将三甲医院的优质救治能力延伸到了牧区卫生院,使基层急危重症识别准确率提升了60%。

在学科建设方面,他推动建立了12个儿科亚专业、15个专病门诊、5个多学科门诊,年接诊量突破30万人次。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获评自治区儿科学重点学科,其中儿童呼吸科获评国家规范化建设病房优良单位,儿童神经获批国家一级癫痫中心。

针对边远地区的特殊医疗需求,他主持研发的“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的研究及转归多因素分析”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推动的“儿童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方案” 使相关疾病死亡率下降了25%。“医学发展需要医教研协同创新。”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5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生23名,带出的200余名儿科骨干遍布自治区各级医疗机构。

王育民带领团队建立“呼吸道感染预警模型”,创新开设午间门诊、夜间门诊等弹性诊疗模式,使单日接诊能力提升了3倍;针对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他组织200余场义诊,覆盖10万农牧区儿童。正如他所说“医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诊室,更要写在广袤大地上。”

治病医心 守护儿童

在年轻医生眼中,王育民是个“全年无休的工作狂”。他查房时要求严格,总是反复强调“细节决定成败”;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多晚,只要接到急救电话,就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但在患儿家属心中,他却是最温暖的“儿科爸爸”。

有一因脑炎后遗症变得寡言少语的小女孩,他持续跟踪康复治疗三年,直至女孩重返校园;鄂尔多斯牧区的一名扩心病患儿,他从患儿小学诊治到结婚成家,跨越20年的医患情谊,最终让他成为了婚礼请柬上“最尊贵的家人”。

这种人文关怀也同样贯穿在他的管理理念中。面对年轻医生对疑难病例畏难情绪,他独创“临床思维沙盘推演”培训法;为缓解家长的焦虑,他开通“健康讲堂”,讲解急救知识。“好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