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批展示人选 路平

姓名:路平

省份:河南省

事迹简介

医路深耕,照亮肿瘤防治前行之路


路平,女,汉族,196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兼博士后工作站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白求恩精神践行者、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优秀工匠人才”等称号,在国家级、省级学会担任多个主要学术职务。她冲锋在前、勇于创新,闯出党建业务融合新格局、摸索出一套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肿瘤医院发展新模式,带领团队多次荣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

重视党建引领融合业务发展

作为肿瘤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她率先提出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组织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党内活动,并与新乡医学院药学院等支部结对共建。在日常医疗服务中,路平带领党员医护设立“党员先锋岗”,针对肿瘤患者反复入院治疗的需求,以《五心服务、爱来“癌”去》为指引,带领党员志愿者为肿瘤患者提供就医引导,她更以自身抗癌经历鼓励新确诊患者;教学中她设立“党员教师先锋岗”,组织临床技能培训,带领支部获新乡医学院“优秀教研室”;以她名字命名的“路平志愿服务队”,不到2个月志愿者规模达500人,累计服务时长1500余个小时。

坚守医者初心默默坚守奉献

路平是党建融合业务工作的创新标杆,也是临床有名的“陀螺战士”。路平常常放心不下科室的患者,默默坚守着临床一线,从未改变“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信念。

但生活总是伴随着意外与曲折。2017年,路平被确诊为乳腺癌。从医三十余载,她始终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镌刻于心,与同事亲如家人,与患者并肩抗癌。2024年3月肿瘤医院接管滑县医院后,她每周三雷打不动前往查房,常常从清晨忙碌至下午一两点,顾不上按时吃饭。当被问及是否疲惫时,路平总说:“偶尔也累,但总想把更多诊疗经验传给同事,把更温暖的照护留给患者。”从医路上,她以带病坚守的韧性、分秒必争的担当,在抗癌战场上诠释着“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

半年多来,肿瘤科在路平的带领下发展迅猛。自一附院开展多学科会诊以来,路平的团队率先启动,至今已免费为千余名患者会诊,遇意见不一时,她还利用自身资源邀请北京、上海的专家免费为患者会诊,路平说“这样做心里才踏实”。秉持“换位思考,服务至上”的理念,路平着力打造肿瘤医院播种爱、凝聚爱、传递爱的家文化:为患者老夫妇庆祝50年金婚制造“蛋糕与鲜花”惊喜;为重病大学生争分夺秒组织全院力量救治;让被其他医院放弃的危重肺癌患者转危为安,患者一家去东北过年前夕,冒雪登门道谢拜年……路平用行动让“家文化”成为肿瘤患者抗癌路上的温暖注脚。

致力科普传播宣传未病防治

路平一边服务患者,一边致力科普为提高民众“早防早诊早治”意识、提高患者生存率不懈努力着。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原科普进校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项目,并与新乡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牵头新乡市民生工程项目—肠癌早筛,4个月完成2.5万例筛查、极大提高疾病早诊早治率,筑牢群众健康防线;带领全国13省2个直辖市,仅用10个月完成2500例乳腺癌调研入组,且随访1年、随访率100%;组织河南省15家中心,5个月内完成100例癌痛患者临床研究。

作为医院女专家协会会长,带领医院来自不同科室的100名女专家,每年10余次走进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为奋战在一线的女职工进行健康咨询、科普、义诊等服务。此外,她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翁杰敏教授开展血液肿瘤与恶性实体瘤多瘤种早筛研究,同步申报新业务新技术及IIT临床研究,以科研创新推动肿瘤防治关口前移,用实际行动为守护民众健康添砖加瓦。

敢于开拓创新注重潜心育人

路平高效推进组织建设,全球抗癌协作组GCOG中国县域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从筹建到成立仅用2个月,成立后覆盖23个省份、211个县、246家县域医院,汇聚委员426人、国内外专家顾问27位,成为推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

路平带领团队,率先开展细胞治疗肺癌、细菌治疗恶性肿瘤等前沿研究与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支部共建“临床+基础”博士团队,近年牵头科研立项20项(含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科技成果奖及专利15项,发表SCI论文90余篇,建成7个省市级实验室路平团队发明病人自控镇痛泵简易模式治疗重度癌痛,并带领15家基层医院进行临床研究,成功构建食管鳞癌安罗替尼耐药细胞系并获取专利路平参与食管癌临床研究成果写入了国家指南;她执笔《中国县域乳腺癌防治管理路径与质量控制》,并重点参与《中国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编写,为基层乳腺癌、肺癌诊疗提质赋能。

路平是学生口中“路妈妈”,在教学育人中,她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医学知识,更着重培育他们成长为有温度、具情怀的医者,时刻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心上。路平在教学体系建设上积极开拓,开设《临床试验》《肿瘤营养》《缓和医疗》等课程。身为新乡医学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她每年培养3-5名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生,还为基层培育超千名医生,吸引近20名全球博士加入团队,连续多年获评“优秀研究生导师”,还参与编写“十三五”规划教材《肿瘤学概论》。(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