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批展示人选 方主亭

姓名:方主亭

省份:福建省

事迹简介

介入巧手“撑开“生命通道

方主亭,男,汉族,197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医22年来,累计救治患者1万余名,完成介入手术超1.2万例,主导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上腔静脉支架成形术等高难度手术1000余例,推动福建省钇90微球内照射介入治疗技术快速发展,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救治希望。荣获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福建省抗癌协会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荣誉。

“穿上铅衣,更显医者初心“

“穿上铅衣,更要记得医者初心。”方主亭最常待的地方就两处:一个是在导管室,穿着30斤铅衣,为血管堵塞患者放置血管支架,为肝癌晚期患者注射放射性微球;另一个便是在各县域医院,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开展介入手术。救一个人和提升千万人的救治能力,在方主亭看来都是医者仁心最深沉的表达。

2014年,方主亭遇到一名从10岁起因先天性肝硬化频繁呕血的农村患者。这名18岁的小姑娘腹大如鼓、四肢枯瘦,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她连医院诊室都找不到。他将小姑娘接到诊室,组织多学科会诊,为其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当患者因经济原因“想活却不得不放弃”时,他联系媒体发起筹款,最终帮助手术顺利完成。如今,当年的小姑娘已经结婚生子,她说:“如果没有方主任,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这样的故事,在方主亭的从医生涯中并不少见。

方主亭勇于攻克急危重症介入难题,一次次用介入巧手“撑开”患者生命通道,解决了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肺癌压迫上腔静脉等复杂问题。TIPS手术因操作繁琐、手术难度大,被誉为介入手术中的“天花板”。方主亭曾带领团队为一名严重肝硬化导致顽固性腹水的患者实施一种微创且能显著改善门静脉高压的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手术),术后患者得知自己肚子排出5000毫升的水,相当于一个10斤多重的大西瓜时,感慨地说:“自己重生了。”“当医生的使命,就是把‘治不了’变成‘能治’”方主亭这样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方主亭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积极推广介入规范技术,推动组建福建肿瘤专科医联体,71家成员单位辐射闽、疆、宁、赣、川五省。在宁夏固原,他传授载药微球TACE技术,通过远程协作系统累计指导手术124台。医联体落地后,年手术量从46例升至287例。他常年赴福建边远乡镇、海岛、革命老区开展义诊、教学及健康科普等活动,累计培训万名基层医生,服务群众累计逾千人,让同行和患者广为受益。他牵头发起“福建介入创新联盟”,覆盖全省96家医院;推广微创介入技术,每周开展一次云课堂、手术直播、云科普,吸引超10万人次介入医学相关人员参与。他还推动肝癌精细化栓塞、TIPS等技术在县域医院规范开展,在主流媒体开展介入治疗技术科普宣传,多部作品播放量破百万。

“技术传承,看会更要敢做”

方主亭注重科研转化,聚焦肝癌复发转移机制、介入材料与智能导引研究。他多次主持或参与省级、国家级重点课题研发,积极开展医工交叉领域研究,带领团队在肝癌介入递药系统、免疫治疗材料、肿瘤疫苗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成果发表在多家国际期刊,同时参与介入治疗中国指南(专家共识)制定,推动标准化技术路径推广应用。

为解决年轻医生 “看会不敢做” 难题,他主译《简明介入放射学(第二版)》,将复杂手术拆解为标准化模块,便于推广学习。一位青年医生完成首例独立操作后感慨:“从手抖到心稳,多亏方老师的阶梯标准化训练。”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

<>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