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救治一线的“岐黄卫士”
霍炳杰,男,1980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中医疑难病门诊主任。先后获得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 河北省“最美医护”等。
中西融合,筑牢生命防线
从医多年来,霍炳杰长期致力于疑难病及肿瘤的中医治疗,主张以虚实为纲的辨证论治,他始终坚信中西医各有所长,唯有融合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借助省级三甲综合医院的平台,他积极推行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一次次在疑难危重症救治中展现中医药力量。
医院曾收治一名孕20周的高热孕妇,经检查胎儿已经在宫内死亡,手术后该患者仍持续高热,且右下腹出现9×5cm包块,病因不明,面临二次手术风险。霍炳杰深夜赶赴病房,通过细致望闻问切,开具中药方剂。患者服药首日体温即下降,腹痛缓解,最终包块显著缩小,免受二次手术的开腹之痛。
一名青岛患者曾被诊断为“疑似多系统萎缩”,经霍炳杰按中医湿热痿证论治,服用12周草药后脱离轮椅,恢复吞咽功能;一名秦皇岛高中生因肝火上炎致顽固性头痛休学,经3周滋阴清热治疗痊愈,并立志报考中医专业。
聚焦防癌,逆转疾病进程
河北邯郸、邢台等太行山区是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当地居民常因癌致贫、返贫。霍炳杰秉承“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的理念,带领团队深耕中医药逆转癌前病变领域。他带领团队成功逆转上百例无法内镜下切除的上消化道癌癌前病变,获批成立“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消化道肿瘤中医辨治重点研究室”。他主持的一项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项目,主要探究中药古方逆转胃黏膜上皮“炎—癌”转化机制,临床治疗取得突破性成果。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邯郸涉县、磁县等食管癌高发区的发病率下降了80%,极大减轻患者手术及放化疗痛苦,缓解“因病致贫”困境。在霍炳杰看来,“逆转一例癌前病变,就是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这份信念支撑着他在防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温度医疗,重视医学人文
草药虽苦,却因创新而甘甜,治疗虽难,却因用心而温暖。霍炳杰坚信,追求技术的精准不应放弃关怀的温热。他深知患者对草药口感的抗拒,于是开启了一系列中医药创新尝试。面对服用草药困难的小朋友,他将消食化积、清热利湿的草药加冰糖熬制成膏,做成棒棒糖;针对化疗期间消化道反应大的患者,把健脾止呕的草药制成糖果和果冻,缓解治疗副作用;对于痛经、口腔溃疡等功能性疾病,依据五行学说推出草本茶饮。这些创新不仅让中医药更易被接受,更传递出“有温度的医疗”理念,是医学人文的生动体现。
从诊室里的望闻问切,到实验室的潜心研究,再到对中医药形式的创新探索,霍炳杰始终在中西医融合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他用精湛医术驱散病痛阴霾,用温暖关怀点亮生命希望,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一名“岐黄卫士”的初心与担当。(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