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术济民,守护肝病患者安康
龙富立,男,汉族,1981年9月生,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肝病科二区主任、主任医师。龙富立深耕中医领域二十载,始终秉持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并重的理念,他精研医术、仁心济世,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攻克疑难重症肝病,为无数肝病患者点燃康复希望。他尽己所能、赋能乡村,凭借精湛医术筑牢健康振兴基石。他冲锋在前、主动担当,以肝衰竭为突破口,构建“肝肺气机循环”理论,助力医院肝病科诊疗能力提升。他不忘初心、传道授业,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持续注入力量。多年来,他始终用一颗仁心诠释着医者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医药人的初心使命。
医心为民 肝胆相照
自2005年投身医疗工作以来,龙富立始终秉持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并重的理念,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攻克疑难重症肝病,为无数肝病患者点燃康复希望。一次,一位初中生因服药不当引发急性肝衰竭,伴随全身皮肤红疹脱皮,病情凶险,龙富立接诊后立即研究患者病情,果断采用以解毒化瘀颗粒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迅速截断病势,逆转患者病情。16天后,患者顺利痊愈出院。出院当日,患者特意换上新衣服,开心地与龙富立团队合影,并坚定表示:“我长大后也要学医,像龙医生一样治病救人。”
在日常接诊过程中,龙富立始终视患者为亲友,与病友“肝胆相照”。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诉说,温暖亲切地给予患者信心和力量。患者覃某确诊肝硬化腹水后,因听闻需进行肝移植而焦虑不安、情绪低迷,龙富立通过“调气利湿消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两周后,患者便康复出院。覃某激动地感慨:“是龙医生给予了我莫大的信心,加上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我才能恢复得这么好。”2016年,一位单亲母亲黄某因照顾患有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导致长期积劳成疾住院,龙富立了解情况后,代表科室为患者送去爱心款并积极帮助她排忧解难,为她撑起了生活的希望。
赋能乡村 筑牢基石
身为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龙富立积极主动参与医院党委“党建+乡村振兴”工作,多次奔赴乡镇开展健康义诊、“轮值村医”健康帮扶等惠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在一次“轮值村医”服务中,隆安县南圩镇联伍村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紧紧拉住龙富立的手激动地说:“龙医生,谢谢你们让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省里来的好医生。”
四联村村民庞大哥,一次车祸无情地夺走了他的右腿,龙富立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与轮值村医团队定期上门,耐心细致地为他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悉心传授护理知识,积极帮助他调整心态。在专业指导下,庞大哥终于能戴着假肢稳稳站立,一步步完成日常活动。如今,每次见到龙富立前来开展义诊,庞大哥总会紧紧握住他的手,脸上满是感激。
2024年,龙富立应邀在平乐县人民医院开设“龙富立博士工作室”,并坚持每月定期在工作室坐诊、查房。面对每一位来看病的患者,龙富立都仔细问诊、精准诊断,凭借着精湛医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重获健康,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守正创新 岐黄传道
“难啃的骨头让我来”,这是龙富立科研攻坚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医学一流学科骨干之一,龙富立以肝衰竭为突破口,构建了“肝肺气机循环”理论,创新了“从调气论治肝病”。2017年,龙富立及团队的成果《肝衰竭毒邪-毒浊学说及临床应用推广》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刷新了广西中医的纪录。同时,他还先后主持了国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2023年,龙富立所在学科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作为后备学科带头人的龙富立主动承担最艰巨的建设任务,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医院肝病科现已发展成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点研究室等。2024年,龙富立接任广西中医肝病质控中心主任后,积极组织广西各地专家起草广西的肝病中医诊疗指南和地方标准,助力广西中医技术规范化发展。
作为博士生导师、“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医学传承创新教师团队)成员,龙富立始终牢记“德才兼备、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坚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把他们当朋友”,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知心老师”。目前,龙富立已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26名,带教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港澳台留学生22人,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持续注入新生力量,用中医药搭建起“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的桥梁。(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