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非凡答卷
潘承燕,女,1973年生,现任广西北海市结核病防治院结核病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2020年获广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一等奖、广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北海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广西勤廉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2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4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潘承燕从事结核病防治护理工作32年,她注重人文关怀,推行全流程精细化护理体系,为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她是公益路上的生命摆渡人,用“自掏腰包垫付补助金”的医者温度焐热患者心房,凭“风雨无阻社区义诊”的公益广度延伸着护理边界。她是扎根传染病防治一线的“生命守护者”,以“10分钟魔法行李箱”的战时速度筑牢抗疫防线,在83天连续值守中见证着“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多年来,潘承燕将南丁格尔誓言化作具体而微的行动,在传染病防治的特殊战场上树立了护理工作者的精神标杆。
细微之处见真章
在护理工作中,潘承燕始终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用点滴行动践行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她认为,护理工作是以患者的需求为起点,以患者的满意为终点。面对情绪低落的患者,潘承燕主动倾听、耐心疏导;面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她常常帮忙倒水喂饭。曾经有一位孤寡老人在住院治疗期间无人照料,潘承燕就每天协助老人翻身擦浴、倒水喂饭,让老人感动不已。担任病区护士长后,潘承燕更是以身作则,教导护士对患者要始终怀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只要患者需要,我们就要尽心尽责去做。”三十余年如一日,潘承燕始终恪守这份使命担当。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潘承燕推行了一套全流程精细化护理体系,从患者入院时的精准评估,到出院后的跟踪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倾注心血。针对结核病治疗周期长、患者心理压力大的特点,潘承燕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定期开展病友会,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在她身上,南丁格尔的提灯化作千万束微光,照亮每个被疾病笼罩的角落。潘承燕本人也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大爱无疆践初心
潘承燕的担当不止于专业领域。她深知治愈疾病需医疗与人文的双重力量,为减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她积极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因审核时间较长,她总是先自掏腰包把生活补助金垫付给患者,用实打实的援助为患者“兜底”,确保患者完成规范治疗。在病房之外,潘承燕的足迹也印刻在社区巷道与敬老院的青石板上,日常为高血压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积极手把手教会居民心肺复苏。她的义诊包比行李箱更沉重,装着血压仪、血糖仪和记满患者病情的笔记本;她的身影比时钟更准时,无论酷暑严寒都会出现在需要的地方。她用行动证明了医者仁心从不限于病房,而是流淌在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回伸手帮扶的血脉里。
危难时刻显担当
潘承燕的行李箱是移动的“战备物资库”,四季衣物与应急药品整齐码放,如同随时待发的“生命方舟”。在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之际,潘承燕的行李箱随她一同奔赴抗疫现场,在83天连续值守中见证了“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这是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显影,更是新时代白衣战士构筑的生命防线。
在三十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潘承燕将三个“10分钟”谱写成了生命赞歌——10分钟响应疫情召唤,10分钟备齐护理“法宝”,10分钟抵达患者身旁。这是潘承燕对“时间就是生命”的极致诠释,更是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潘承燕用32年的坚守,书写了她在传染病防治这个特殊战场上的赤诚初心,她用爱与责任编织成网,守护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康,树立了护理工作者的精神标杆。(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