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批展示人选 黄永剑

姓名:黄永剑

省份:四川省

事迹简介

选择做医生,就是选择了一种精神

黄永剑,男,汉族,1981年9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桥头镇增产村卫生室村医、执业助理师。2020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4年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第五届“健康四川—大美医者”

迎难而上心系群众苦学数载终成医者

1991年,刚满10岁的黄永剑突遭腿部剧痛,继而全身发烧、疼痛难忍,父母紧急将其送医。被诊断为化脓性股关节炎合并败血症,虽经救治,仍落下终身病根,被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当时很难走出来,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兵,保家卫国。人生的骤变,让这个原本活泼好动的少年跌入谷底。曾经奔跑跳跃的身影,变成了走路一跛一跛的模样,儿时的梦想也随之破碎。

黄永剑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高中生,自学中医后擅长针灸、拔罐,在当地小有名气。初中时期,受父亲影响,黄永剑逐渐意识到:行医治病何尝不是另一种为民服务的方式?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一颗行医救人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2000年,黄永剑从自贡卫校毕业,怀揣着学有所成,反哺家乡的坚定信念,回到家乡成为桥头镇卫生院的一名临聘人员。次年,他顺利通过荣县乡镇医疗系统统一考试,成为桥头镇增产村卫生室的村医。当时共有4名村医,唯有他坚守至今。被问及为何留下,他说:想到热心淳朴的村民,心里舍不得。我走了,谁给他们看病呢?这一留,便是24年。

坚守基层 无私奉献躬身乡村竭诚为民

无论严寒酷暑,黄永剑只要有空便走村串户,挨家挨户问诊走访。哪个孩子该接种疫苗,谁家老人有高血压,谁家有慢性病患者,他都了然于胸,心里装着一本全村居民的健康账

村民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知识,常常不把慢性病当回事,这是基层卫生事业的一大困境。他举例说,村里曾有位50多岁的男性村民,因不重视服药,停药半个月后突发脑出血,不幸去世。

谈及此事,黄永剑难掩自责:我总在想,要是工作再做细点,盯着他按时吃药,或许就能避免这样的意外。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成了他工作的重要部分。他不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微信推送或发放宣传资料,努力增强村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只有摸清村民情况,才能随时跟进医治。如今,黄医生在村里家喻户晓,提起他,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他是个好医生。

10年前,村民冯婆婆不慎从高处摔落,全身多处骨折,家属找到黄永剑时已生命垂危。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为防止褥疮,他每天多次为其翻身、做专业按摩,定时观察伤势和患肢血运。日复一日的精心护理下,已一只脚迈进鬼门关的冯婆婆竟奇迹般康复。如今,91岁的冯婆婆身体依然健朗。

正是这样年复一年的坚守,黄永剑用无私与敬业赢得了增产村村民的信任和尊敬,用青春诠释着医者使命,以凡人之躯守护着村里的健康路

坚强乐观担当尽责以己渡人诠释大爱

24年来,黄永剑跛着脚出诊3100多次,救治患者近8.2万人次,几乎全村人都曾得到他的照料。然而命运弄人,近年他的腿疾愈发严重,走路愈发蹒跚,还患上了脑梗、股骨头坏死、荨麻疹等疾病。以前能背出100位圆周率,现在只能记到1415位,还特别容易忘事。病情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如今,黄永剑的脊柱侧弯已严重压迫心脏,且无法手术,他靠止痛药和过敏药维持,但始终保持乐观:我虽然残疾又患病,还是要把村里的病人照管好。一边是恪守的医德,一边是身体的未知风险,他从未退缩。能用我的时间,换回别人更多的时间,此生无憾。

漫漫白衣路,少年追光时。从对前路的茫然无措,到以梦想为灯塔踏上行医征程,黄永剑用行动践行着从医誓言的每一个字。选择医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精神,关乎奋斗、关乎奉献,更关乎对责任的坚守。他如是说。

(来源: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