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批展示人选 李仁凤

姓名:李仁凤

省份:重庆市

事迹简介

33“临时妈妈”


李仁凤,女,1972年9月生,副主任护师,现任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一科(新生儿救治中心)护士长。她从事新生儿专科护理工作33年,将进修所学所思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同科室主任一起创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科室获批“重庆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国家新生儿特色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受聘中华护理学会第28届儿科护理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四届专业协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委会护理学组委员、重庆市第一届新生儿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参编专著2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

温暖的守护者——无微不至的"李妈妈"

“在新生儿病房,我们就是宝宝的临时妈妈”,这是她经常对护士们说的话,“李妈妈”也就成了她的代名词。每天早上,李仁凤都会提前30分钟到病房,了解孩子们夜间的情况,并细心地为暖箱里的早产儿调整遮光布的角度,温柔地抱起宝宝,给予他们最温暖的抚触。

2019年4月16日,科室收治了一对胎龄仅24周的超早产儿,看着两个体重分别只有630克和710克的小生命,“李妈妈”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最爱的那件秋衣袖子,为孩子缝制了两顶舒适的小帽子,孩子的父亲热泪盈眶,深深鞠躬以表达感激之情。2020年,一位来自西藏昌都的小早产儿妈妈将孩子的小名取为“庆儿”,她说:“我要让他永远记住,是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救治中心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严谨的管理者——病房里的"大管家"

李仁凤关注每一个细节,“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已成为科室的基本准则。住院期间,从声音控制、光线调节到“鸟巢”设计,全方位为早产儿营造模拟宫内的成长环境,保障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过渡期,她积极推行发育支持护理,开展袋鼠式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教会家长新生儿的居家护理和急救方法,并通过考核等方式检验效果,提高了居家护理质量;出院后,她通过2~3天内必回访制度和24小时护理咨询热线,了解家长在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在她的带领下,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每月病人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专业的领路人——行业里的"李老师"

“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新生儿病房护理要占八分,护士不仅要管好新生儿的吃喝拉撒睡,还要跟上医疗发展的步伐。她充分把握中德合作机遇,参与建立德国I级标准的围产医学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护士进驻产房,加强产房管理,重点加强早产儿出生后黄金1小时的管理,包括体温管理、呼吸支持和胎盘输血等。近3年,李仁凤带领护理团队参与区县医疗机构的危重新生儿转接800余例。

心灵的疗愈者——可爱可亲的“李姐姐”

“医”心坚守30余年,李仁凤深切地懂得新生儿科护士面临不能言语,甚至病情危重患儿的心理压力。在日常工作中,她将患儿放在心里,也将护士们的身心健康放在心里。李仁凤时常在办公室、走廊、病房等场所,温柔细心地跟护士们交流,护士们都知道“有困难找李姐姐”。当遇到科室护士患重病、护工女儿遭遇重度烧伤、患儿家庭困难等情况,李仁凤总是带头捐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团队的温度。在她的带领下,儿一科护理团队荣获“重庆市优质护理先进集体”“先进职工小家”“重庆市巾帼文明岗”“重庆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委)

<>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