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基层群众“健康梦”
杨建凯,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下乡义诊、巡回医疗、援外医疗……从医十五载,医疗帮扶的道路上,总少不了杨建凯的身影。为了让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他加入多个医疗帮扶队伍,足迹遍布河北、贵州、尼泊尔等国内外多地。他深入受援地医院传授先进技术,到偏远乡村进行健康讲座和义诊、巡诊活动,始终为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被受援地患者亲切地称为“医生亲人”。2023年,他被授予“河北省优秀青年医药师”称号;2024年,被授予“中尼友谊勋章”并获得尼泊尔卫生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下沉”基层帮扶救治
2016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驻派专家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开展帮扶工作,杨建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杨建凯暗下决心,不管多难都要尽己所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为了把技术留在当地,杨建凯发挥专业特长,在县医院开展了15次业务指导,24次教学查房,以及12次专业培训,为县医院神经外科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在他的指导下,阜平县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了后颅窝肿瘤切除手术、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等多例高难度四级手术,四级手术数量较以往增长了30%以上。
从阜平回来后,杨建凯的微信里多了70多个好友,用他的话说,这都是他在阜平“走村串巷”结识的亲人们。对于一些进行过手术的村民,他还会定期回访“走亲”,叮嘱他们适度锻炼、吃药。杨建凯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基层群众的“健康梦”不再遥远。
巡诊义诊“医”心为民
繁忙的工作之余,杨建凯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巡回医疗工作,多次深入行唐、阜平、顺平、唐县、曲阳等地,为群众送去健康和希望。
2018年,正在阜平史家寨乡卫生院进行医疗指导的杨建凯,突然听到CT室传来急切的呼救声。来到CT室后发现是一名1岁的小婴儿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了呼吸骤停。询问过后,他敏锐地察觉到孩子可能患有严重的颅内病变,迅速查阅CT片后发现,果然,孩子后颅窝处有一个巨大的肿瘤,且已经引起了幕上脑室的急性积水。他迅速取来穿刺针,在孩子的额部准确地进行脑室穿刺术,小心翼翼地释放出了部分脑脊液,孩子的呼吸才逐渐恢复平稳。随后,孩子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手术治疗,几个月后康复出院。
巡诊期间,杨建凯在门诊及会诊中共接待患者超过500人次,成功主刀36例手术。此外,他还通过会诊、带教、授课培训等方式,向基层医生传授宝贵的临床经验,以提升他们的诊疗水平。
2023年,河北省第15批援尼泊尔中国医疗队出征。这支队伍里,也有杨建凯的身影。杨建凯密集走访了30多个村落,为当地村民提供义诊服务。针对年长居民普遍面临的腰腿部疼痛问题,他通过针灸治疗、刮痧等中医疗法,缓解肌肉紧张,解决了众多患者的病痛。
“哪里有需要,我就走进哪里。”这是杨建凯不变的信念和行动指南。健康是人民的幸福之基,为了这个目标,杨建凯还将继续在他的帮扶之路上“医”路前行。(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