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司

健康卫士风采

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患者心目中的好护士
发布时间: 2012-02-06 来源:

  她是一位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的大山里走出来的苗族姑娘,在护理岗位上已摸爬滚打了9年。在每天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中,她始终面带微笑;患者伸着大拇指夸她是“白求恩”。面对自己取得的荣誉,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当护士的潘满芝脸上依然挂着淡定的微笑:“那些都是我该做的”。

  一刻不停的脚步

  2月3日一早,记者来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内一科的病房时,潘满芝正跟同事在治疗室里配药。配好药,潘满芝推着输液车开始在病房里进进出出,一边走一边说:“上午输液的病人多,比较忙,可能得让您多等一会儿。”

  22床患有糖尿病的张爷爷,正躺在病床上微闭着眼睛。“爷爷,来输液喽。”听见潘满芝甜甜的声音,他睁开了眼睛,一边挪动身体坐起来,一边笑着说:“哦,小潘呀,你来我最高兴喽。”“吃没吃早餐呀?血糖什么时候测?”潘满芝跟老人聊着天,扎好止血带,开始在老人满是褶皱的手背上揉了又揉,压了又压,然后将针头慢慢地推进老人的血管。

  “爷爷,疼不疼呀?”潘满芝把老人扎上针头的手用被子盖好,又笑着问了一句。老人在病床上也张开嘴笑了:“不疼不疼。”得知记者的身份后,老人将另一只手的拇指伸出来说:“她就是白求恩,人好,针扎得也好,我们都喜欢她。”

  给几位患者输完液,潘满芝又端着一套火罐从治疗室走了出来。“爷爷拔火罐喽。”推开病房的门,潘满芝又是一声甜甜的招呼,“哎,小潘来啦。”92岁的娄爷爷正在病房里走动,将一声欢快的应答故意拖长了几个音节。潘满芝把病房里没有关严的门窗关好,帮老人脱掉外套和毛衣,不一会儿,老人的背上就多了一排排火罐。

  几乎整个上午,从病房到治疗室,潘满芝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输液、拔火罐、测血糖、口腔护理、穴位注射……为每一位病人服务时,她都带着微笑。

  “这个荣誉她撑得起”

  潘满芝所在的内一科病区,收治的主要是患有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很多老人会因为同一种疾病反复住院,也有些老人常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这些老人和他们的家属,大多跟潘满芝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20床的唐德容奶奶因为脑梗塞已在医院卧床3年,潘满芝一直是她的主管护士。因常年卧床又失去了语言功能,唐奶奶的情绪很不稳定。潘满芝每天都会为老人翻身拍背、按摩,定时为老人洗头发、擦洗身子、更换衣服被褥。3年来,老人没有发生过一次压疮。有一次,老人近一周没有排大便,吃药灌肠都没有用,老人因腹胀难忍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最后是潘满芝戴上手套用手帮老人解除了痛苦。

  唐奶奶的老伴并不太了解潘满芝所获荣誉的意义,但他动情地说:“我们接触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孩子尽管年轻,但是工作很老练,主要是心好,我们家属做不到的事情她都能做到,这让我们心里感到很温暖。她是个模范,肯定撑得起这个荣誉。”

  提起潘满芝,她的同事交口称赞,护士长龙彬更是将她视为自己的得力干将、左膀右臂。“我们科的护理队伍分了两个小组,潘满芝是责任护士也是其中一个组长。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她还有教学任务,每个月要给科里的护士上课,基础护理、中医理疗都讲得清楚明白。”龙彬说。

  潘冬燕是州卫校护理专业的一名学生,作为见习护士已跟了潘满芝十几天。潘冬燕说:“学校里每一批实习回去的学姐都会提到潘老师,说她人蛮好的,对病人、对同事都特别亲切,教学生也特别认真,就像朋友一样。来了以后我才知道潘老师是多么好的一个人,我要从她身上学的东西很多,我不敢说将来能不能像她一样优秀,但我会向着她的方向努力。”

  “还有好多患者等着我”

  潘满芝除了要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同样让她放心不下。丈夫是一家酒厂的销售员,常年在外,家里3岁的孩子和六七十岁的公婆,全靠她一个人来照顾。

  72岁的公公是一个老病号,患有冠心病、肺气肿,常年需要吃药,60岁的婆婆是一位聋哑人,虽然身体还算健康,生活可以自理,但很难帮潘满芝分担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每天早晨做完早饭,我先把公公一天要吃的药分装在3个不同颜色的小杯子里,吃过早饭后送孩子去幼儿园,工作一天,下班后先去接孩子回家,然后再买菜回去烧菜。”

  潘满芝说,儿子几乎每次都是幼儿园里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小家伙也经常会问妈妈,为什么每次他都是最后一个回家,而潘满芝每次的解释都是:妈妈要在医院里上班,有很多爷爷奶奶等着打针。

  “每天回到家都会很累,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有时候想想,也会觉得委屈。”即使说这些话时,潘满芝的脸上也始终带着甜甜的微笑。

  州电视台的新闻播放了潘满芝到北京受表彰的消息,从北京回来后的几天,她不时会接到患者打来的祝贺电话。“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要比到北京领奖高兴多了,这让我知道患者心里头有我,他们一直记着我。”潘满芝说,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护士岗位上最平凡的工作,根本就没有想过会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打针、发药、铺床、输液,我所做的工作任何一个护士都能做好”。  

  从北京领回来的奖状和证书,都被潘满芝锁在家中的抽屉里。“这么高的荣誉,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压力很大。”潘满芝说,“但这不会影响我的工作,还有好多患者等着我呢”。(健康报2012年2月6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