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起伏的山川与沟壑将全县1714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割得支离破碎,5万人口中有4万多人是少数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7%。“牧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在高原牧区,牦牛、山羊几乎是藏族同胞的唯一经济来源。牧区的交通不便和地广人稀给当地疾控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干疾控工作已有30个年头的尖扎县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主任马克勤说。
老马的“综合性下乡”
1月6日9时,马克勤带着两名助手,坐着那辆叮咣乱响的破车赶往海拔3200米的尖扎滩乡,督查结核病防治情况。通往目的地的路蜿蜒盘旋,大部分时间车都行驶在陡峭的岩壁与悬崖之间,偶尔还会遇到牦牛群堵住去路,不足40公里的山路,颠簸了2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水泥路是去年修好的,今天天气还算好,往常要是遇到雪天,路会更难走也更危险。没有路之前,马主任还骑过马下乡。”一位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蓝天黄草之间的尖扎滩乡其实更像个小村子:满眼望不到一座两层以上的楼房,偶尔两三个打闹着的藏族孩童使街道显得更加冷清……“这个乡只有5000多人,住得又非常分散,看病很难,防病就显得尤其重要。”马克勤说。
车一开进乡卫生院,马克勤便招呼着卸下车上的疫苗,随后又仔细向院长交代接种注意事项。这时,刚好有一对年轻的藏族夫妇带着孩子来打疫苗,老马又操起藏语向他们介绍接种疫苗的好处。
“从前,接种都需要我们上门找,有时还要当地活佛帮忙才能说服家长给孩子打疫苗。经过我们20多年的宣传和家长眼见的接种成效,现在绝大部分藏族年轻人都会主动带孩子来打疫苗了。”身为回民的马克勤也在多年的宣教中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藏语。
从卫生院出来,马克勤并未直奔此行结防督查的“主题”,而是又接上乡村医生绕道先去看了两户人家的孩子。“这两个娃娃打疫苗的情况我们一直在随访的,来了就顺便去看看,也看看给乡村医生做的接种培训效果如何。下一次乡不容易,人力和经费的成本摆在那,要把能办的事情都办了。”
车又开了一段路,马克勤才穿过牛粪院墙来到身患淋巴结核的拉龙吉家。询问病情,查看X线片,了解服药情况……面色黝黑如当地人一般的马克勤,很快和拉龙吉家中的老老少少有说有笑起来。临走,老马还给他们留下了100元钱。出门后他才告诉记者,过去十多年这家人给驻点的鼠防队员很多帮助,今年他们刚盖了几间新房,也没来祝贺,所以自己就留了100元钱作为贺礼。
回城的路上,老马不时地指点某处有个多大的男娃,某处又有谁家的女娃接种疫苗遇到情况。车回到县城已近下午2时30分,老马这才感觉自己有些饥肠辘辘。
老马的 “滔滔不绝”
在生活中寡言腼腆的老马只有谈到工作时才会滔滔不绝。“1982年,我从省卫校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回到尖扎县。当时这里的防疫工作刚刚起步,麻疹、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等传染病夺走了不少幼小的生命,看着痛心啊,所以一回来我先选择从免疫规划工作干起。”马克勤回忆说。
在民族地区,有的群众受传统思想影响,缺乏基本预防保健知识,对计免工作并不热情甚至抵触。老马就挨个村去宣传,要么步行要么骑马,道远的一个来回就要三四天,就这样他几乎走遍了尖扎县的每一个村社。“那时条件差,为防被牧民们养的狗咬,我们人手一根棍子。老百姓都说我们是‘远看像逃荒的,近看才知是防疫站的’。”老马说。
通过半年的不懈努力,老马不仅掌握了全县免疫规划的基础资料,也为即将开始的疫苗接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细心的老马发现,大多数村医只注重治病,对免疫规划知识知之甚少。于是,他编写了部分培训资料,前往各乡镇,操着半生半熟的藏语向村医讲解免疫规划知识,为尖扎县培养了第一批懂计免的乡村医生。在30年的工作中,他组织举办18次防疫培训班,培养了119名乡村医生。同藏族村医打交道多年,他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藏语了。据调查,当地麻疹发病率已经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1360/10万下降到了现在的1.67/10万。
2003年,尖扎县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成立,老马当上了副主任,卫生应急也成了他的管辖范围。恰在此时,非典来袭,他制订下发各种应急预案,组织成立疫情应急处置小组,给医务人员讲授防护和消毒知识,筹措采购防护消毒物品……老马和同事的汗水,换来的是全县的无疫情。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马克勤以黄南州鼠疫防控队副队长的身份奔赴玉树,和他带领的鼠防队在10670公顷的自然疫源地区域开展了长达42天的保护性灭獭工作,实现了“鼠疫疫情平稳”的目标。
老马的 “心事”
工作30年来,老马和他的同事相继完成了“尖扎县综合卫生服务项目”、“母亲安全项目”、“初级卫生保健项目”、“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中日加强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日加强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等10多个国家或国际项目。尖扎县也如期实现儿童免疫规划第三个85%的工作目标;实现消除脊髓灰质炎、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消除碘缺乏病、基本控制麻风病和人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工作目标。
“从免疫规划到鼠防,这些年尖扎县的疾控工作开展得都还不错。”说到工作的成果,老马一脸欣慰。这时,老马的同事乘机“揭发”:“因为工作认真努力屡受嘉奖,老马的证书都要用麻袋装了!”
然而,看着桌上摊着的一大堆“先进”、“模范”证书,马克勤却有了“心事”:“要是这些证书里有一本大学毕业证书就好了,哪怕大专的毕业证书也好。”据了解,由于工作忙碌,每年有150天以上在下乡,老马总也抽不出完整的时间去进修,而只有中专文凭的他,有时候解决工作难题时难免力不从心。
马克勤说,由于尖扎县人口少、经济条件差,愿意到这里工作的疾控专业人才很少。县级和乡村从事疾控工作的人员普遍学历不高。“真希望将来省里或国家能给我们提供更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掌握更丰富、更扎实的知识,更好地为咱牧区的老百姓服务。”(健康报2012年1月18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