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 你问我答
什么是粪口传播?
发布时间: 2020-02-08 来源: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谓的粪口传播,是指患者粪便污染了食物、水等,然后进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病从口入”,就是对粪口传播的通俗说法。粪口传播的传染病较多,有霍乱、手足口病等。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研究,近期部分省市报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便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但还不能确定进食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感染和传播。当前防控工作已经充分考虑粪-口途径传播的风险,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6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对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特定人群防护及特定场所消毒等内容,提出了相应措施和要求。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研究,明确是否通过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感染。对于公众,尤其是餐饮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容易污染的物品后要洗手(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792114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291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bm24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