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 你问我答
随着很多地方延迟开工开学,有一些人还会留在家中一段时间,并且要求减少户外活动和外出,有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烦燥恐慌等情绪,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缓解?
发布时间: 2020-02-08 来源:

目前,疫情防控需要尽量做到少出门、不聚会,这是有效阻断疾病传播的方式。出于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长时间待在室内,可能会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出现频繁刷手机、作息紊乱等情况,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不适。而且这种改变不是主动选择,是疫情防控需要的适应性改变。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如果不能尽快调整好生活方式、适应现在的情况,就很难缓解这种不适。如何调整生活方式,有几点建议,概括为五个一。   

1.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2.钻研一件事请。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3.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4.进行一项锻炼。心情烦躁时,做一遍八段锦或喜欢的室内运动。现在有一些很好的运动或健身的APP,可以跟朋友远程约好一起锻炼。5.思考一些体验。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特别难受,自己无法调整时,应当拨打热线电话或寻求在线心理咨询。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攻击。总结起来就是试试五个一、拥有好情绪、提升免疫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 陈雪峰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邮编:100044  电话:010-68792114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291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bm24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