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新闻发布会>政策材料

政策材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9月27日专题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之二:
坚持“石渠模式”全面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
发布时间: 2018-09-27

  四川是全国包虫病流行较重的省份之一,疫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35个流行县中32个为藏区县,3个为藏区毗邻县。流行区患病率1.08%,石渠、色达、若尔盖等12个县患病率超过1%。包虫病对我省藏区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是藏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四川按照中央要求,克服藏区自然条件恶劣、工作基础薄弱、社会环境特殊等困难,积极开展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并在全省藏区全面推广石渠“两抓四管六结合”防治模式。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系统谋划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包虫病综合防治作为维护藏区发展稳定、促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建立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分管省长担任四川藏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流行区4个市(州)、35个县(市)均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二是加强考核督导。省政府连续多年将包虫病综合防治纳入民生工程督导,建立州、县、乡、村目标责任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划区分片原则,由省级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对包虫病流行县(市)开展全面督导指导,推动各地综合防治。
  三是强化联防联控。卫生计生部门重点组织人群筛查和患者救治,抓好疫情监测评估。公安、农业部门重点抓好犬只管控、犬只驱虫和犬粪处置。统战、教育、水利、住建、民政等部门分别抓好寺庙僧尼动员、学校宣传教育、农村饮水安全、环境整治、患者救助等工作,通过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与西藏、青海等省(区)加强协作配合,合力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
  四是推广试点模式。2015年在石渠县开展综合防治试点,探索形成“两抓四管六结合”石渠模式(两抓:党政齐抓、全员共抓;四管:管人、管犬、管社会、管环境;六结合:与思想观念转变、凝聚民心、依法治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相结合),取得阶段性成效。省政府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包虫病综合防治现场推进会,总结前期工作,全面推广石渠防治模式。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紧紧盯住包虫病综合防治重点环节
  一是突出宣传教育。加强僧尼、师生等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创作传唱《包虫病防治之歌》《包虫病防治三字经》,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竞赛、“包虫病防治洗手舞”表演、“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引导农牧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群众总体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2014年的73.13%提高到2017年的89.77%。
  二是突出犬只管控。全省流行区推进犬只限养、拴养、定期驱虫、犬粪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对流浪犬、无主犬、染疫或疑似染疫犬进行无害化处理。全省有18个县(市)犬只感染率控制在5%以内,登记家犬实现“月月驱虫”,石渠县犬只感染率由2014年试点前的6%下降到2017年的3.08%。
  三是突出人群查治。对35个流行县(市)逐一摸排,梳理出1740个流行村,在此基础上开展全人群筛查,今年目标人群筛查率将达到90%,目前已达76.64%。对所有包虫病患者给予免费药物治疗,对每例手术治疗患者给予2.5万元补助,推行“1+1+N”病人随访管理模式(1名乡村干部+1名乡村医生负责多名患者)。全省病人检出率从2014年的0.13%下降到2017年的0.04%,石渠县6—12岁儿童新病人检出率从2014年2.91%下降到0.28%。
  四是突出环境治理。巩固维护流行区农村饮水安全,从严规范牛、羊牲畜管理,实施定点屠宰检疫检验,有偿回收牲畜病害内脏,加强定居点周围草原灭鼠,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包虫病综合防治保障能力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全省各级财政专项防治资金投入由2015年的0.6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6亿元。
  二是加强硬件建设。加快推进省包虫病防治中心、甘孜州包虫病防控及科研实验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切实筑牢防治基础。
  三是加快能力提升。加强防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择优选派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历教育,提升防控队伍的专业素养。同时,通过在石渠县设立包虫病防治工作站、专家轮流驻点指导、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集中培训等方式,开展现场帮扶,全面提升防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努力将技术骨干留在当地、留在基层。
  围绕六个重点,确保如期实现“十三五”末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的目标任务
  一是犬只管理再加力度。切实实现“家犬规范管控、流浪犬规范捕杀、犬粪规范处置”。
  二是患者救治再上水平。确保包虫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对符合内科服药治疗的全面纳入治疗管理,对符合手术条件的积极动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三是宣传教育再下功夫。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农牧民群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四是综合治理再上台阶。进一步管理好、维护好、使用好安全饮水设施,从严规范牛、羊牲畜管理,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爱国卫生运动。
  五是联防联控持续深化。进一步拓展藏川青云甘五省(区)联防联控,努力构建包虫病防治联防联控大格局。
  六是巩固推广再出新招。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推进“四管”措施,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把试点工作向纵深推进。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