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建议提案>提案

提案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709号(医疗卫生类38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8-28

农工界:
    你界别提出的《关于加强远程技术开发应用 优化基层医疗资源分配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工作,将“以基层为重点”摆在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首要位置。我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重要任务,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乡镇卫生院3.3万个,村卫生室57万个,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优化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卫生室建设主体责任在地方,尤其是市县两级。为指导各地做好村卫生室建设发展工作,我委制定印发《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在基础设施与管理、人员配备与培训、基本医疗服务等7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对照标准,加强投入,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村卫生室机构和能力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国超过一半的村卫生室达到能力标准。持续推进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基层应用,在9省(区)共27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建设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辅助医生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诊疗,对提高包括村卫生室在内的基层诊疗能力发挥辅助支持作用。截至2024年底,项目实施地区的基层机构通过辅助诊疗系统提供诊断建议3700多万次。除试点地区外,安徽、江西、宁夏等地也在全省(区)范围推广辅助诊疗系统基层应用。
   (二)关于强化远程培训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营造环境。一是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和保障。2024年,国家医保局联合我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要求按照“创造条件、优化流程、加强调度、应纳尽纳”的原则,加快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截至2024年底,超过95%的设有村卫生室的行政村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二是强化基层信息化建设。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及慢病管理、老年健康、妇幼保健、免疫规划等重点公共卫生业务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动态归集和共享,进一步提高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质量,为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提供支撑。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推行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稳定收入。优化基层人员职称晋升政策,取消外语、论文等要求;允许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方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会同中央编办等部门,实行大学生专项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已聘用大学生乡村医生1.05万名,其中8400余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已落实编制。
   (三)关于借助远程技术推动医疗资源整合。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导各地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双向转诊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县域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目前,已有2188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学影像中心覆盖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2024年资源共享中心累计服务基层近1.9亿次,更多群众享受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的便利。
    (四)关于开展远程宣教课程,树立对远程医疗的正确认知。一是扎实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二是做好科普宣传。定期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发布公众关注的健康科普知识。举办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创作优质科普作品并加大宣传推广。三是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5年4月,我委等3部门印发《家庭医生签约基本服务包清单(试行)》,提出一般人群和9类重点人群的基本服务包内容以及服务要求,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和丰富签约服务包内涵,提高签约服务覆盖面,提升签约群众感受度。目前,全国所有地区普遍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组建约48万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长期处方、上门服务、家庭病床、预约转诊等医疗卫生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谋划实施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指导地方加大村卫生室建设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居民能够就近就便获得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感谢你界别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年7月18日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