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建议提案>建议

建议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83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9-10

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国航空医疗救援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航空医疗救援等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发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为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指明方向。我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构建陆空立体急救网络,不断提升我国航空医疗救援能力。2019年以来,我委会同中国民航局开展并深化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印发《关于深化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建立工作机制、探索发展模式、完善运行保障等方面持续深化试点。截至目前,共批复23个省(区、市)的146家医疗机构和28家通航企业参与试点。交通运输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促进低空经济安全规范发展工作指引》,会同中国民航局研究制定《推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完善低空运输生产作业相关工作制度。教育部积极加强航空医疗相关学科建设,设置航空航天医学等一批航空医疗救援二级学科,推动航空医疗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国民航局支持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企业深度参与冬奥会等重要赛事活动保障,并在海外华侨伤病员转运、地震洪涝灾害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加大资金投入,利用长期国债推动航空医疗救援产业发展。航空医疗救援是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间,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的决策部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依托有较好工作基础的医疗机构进行升级改造,针对航空等场景需求加强救援物资储备配送能力,结合实际配置直升机停机坪等专业设施。2024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22亿元支持相关项目建设,提升河北、辽宁、浙江等省份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持续推动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发展。

(二)加快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我委积极配合教育部、中国民航局等部门,持续加强航空医疗相关学科建设,推动我国航空医疗高层次人才培养。参照《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我国已设置应急与安全管理、航空航天医学、应急管理等航空医疗救援二级学科,并于2023年新增特种医学、护理学、公共管理学等与航空医疗救援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硕士点14个。同时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学科交叉中心设置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等,提升航空医疗救援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

(三)完善航空医疗救援体系的资金保障与保险机制。我委高度重视航空医疗救援产业可持续发展。会同中国民航局联合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积极探索资金保障机制,鼓励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多元化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及保险机构参与合作,不断丰富资金来源渠道,降低航空医疗救援服务使用成本。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进一步推动航空医疗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航空医疗救护网络;加快布局和建设航空医疗救援相关学科专业,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快专业人才培育;积极探索、不断丰富航空医疗救护资金来源渠道,完善航空医疗救援体系的资金保障与保险机制,持续提升航空医疗救护服务保障能力。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年6月20日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