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持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基层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支持超过1200多家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全面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百千万工程”,历史性将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同时,创新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在2188个县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81个城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着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全科向专科、基层向二三级医院等6方面拓展,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省级巡回医疗覆盖超过1000个县。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均衡性逐步提高,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不断提升,9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从分级支付上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医保支付是促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政策措施。近年来,医保部门主要从以下方面推进相关工作:一是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截至2024年底,全国95%以上的设有村卫生室的行政村实现定点村卫生室覆盖。二是报销待遇向基层就医群众倾斜。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报销比例拉开5—10个百分点的差距。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两病”专项保障主要支付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药品费用。三是基金支付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中,一些地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打包付费、结余留用”;有的地方遴选部分常见病、多发病作为基层病种,实行“同病同治同价”;还有地方医保总额预算分配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门诊倾斜。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更好发挥对群众有序就医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促进分级诊疗。
(二)关于在城市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协同发展。推进网格化布局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是分级诊疗的重要任务。我委等6部门于2023年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推动在81个试点城市科学合理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筹区域医疗资源,以医疗、运营、信息管理一体化为基础,推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协同共享。同时,指导各地以完善配套支持为重点,探索建立激励约束新机制。目前,多个地方通过牵头医院下沉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统筹建设医学检验等资源共享中心、积极引导二三级医院医师下沉并与基层全科医生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等,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以及医疗服务连续性和协同性得到提高。后续,将进一步推下沉、健机制、强管理,推动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推进机制,加强财政投入、医保、价格、薪酬等政策协同,支持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单位做好人员、收入分配、药品检验资源和信息联通等统筹,促进卫生健康服务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三)关于审视各地医疗机构规划。我委持续引导各地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常住人口规模及密度、健康需求、床位与卫生人力配置结构、床位利用效率等实际状况,指导其科学制定发展目标,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后续,将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指导地方落实规划要求,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并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完善,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促进分级诊疗,推动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年7月14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