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建议提案>建议

建议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32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9-25

代表您好:

提出的关于《关于在京津冀公立医院推广普及两师、两中心标准化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要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推动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形成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福建省三明市启动两师两中心项目建设,引导医疗卫生机构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成为三明医改经验中重要的举措之一。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在京津冀推广普及两师两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近年来,我委持续加大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力度,推动各地以地市为单元,因地制宜学习借鉴包括两师两中心项目建设在内的具体措施和操作方法。同时,指导京津冀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实施方案,深入推广有关改革做法和创新举措。

(二)关于在公立医院普及六大非药物处方一体化健康与疾病管理服务模式。按照《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关于普及健康生活的部署,我委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提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初期的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健身、饮食营养等非药物处方或建议,帮助其通过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方式,恢复并保持健康状态。同时,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印发《关于做好医疗机构心理门诊、睡眠门诊设置和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公立医院创造条件设置心理门诊、睡眠门诊,为推动饮食、运动、睡眠、精神心理等非药物处方在公立医院落地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关于在紧密型医共体推广三师一患新型慢病管理服务。2023年,我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县级综合医院要设立全科医学科,组织医师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做实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同时,持续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本人开放,发挥电子健康档案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居民全流程健康管理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围绕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疾病预防、筛查、诊治、护理、康复等一体化服务。2024年,年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管理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分别达1.15亿人、4087万人。为强化健康管理的人才保障,我委高度重视全科医生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全科专业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目录,累计招收培训全科住院医师11.8万人,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转岗培训31.4万人。

(四)关于开展单病种疾病管理控费模式探索。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我委会同国家医保局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健康管理相结合。如天津对糖尿病患者实行按人头付费,患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门诊特殊疾病待遇报销,医保按人头标准支付给健康管理机构等,有效提升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管理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继续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市两师两中心建设等经验,进一步谋划实施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慢病协同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健全重大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考核机制;同时,及时总结地方探索经验,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医保支付政策,促进健康管理。

感谢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724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