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在应急救援体系中推广使用国产自主创新产品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近来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医疗装备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国产化应急装备研发和应用。当前,我国大部分救护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 292—2008)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切实保障开展医疗急救活动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需求。我委推进医疗急救设备向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有效提升医疗救治效率,将应急医疗装备的研发纳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中,研发经费总投入超过1亿元,其中国拨经费超过4000万元,利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项目支持应急救治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发等,不断推动应急医疗装备技术升级。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国产医疗急救设备应用。2023-2025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11.54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和边境县577个距离县城较远、服务人口较多的乡镇卫生院,支持乡镇卫生院配备院前及院内急救设备,如AED、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仪等。2025年我委争取中央财政项目支持,研究将强化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纳入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争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增加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投入,加强急救设备配置。建议中提到的便携式医疗急救一体设备集诊断、监测、急救功能于一体,但成本较高,处于普及初期,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各地实际工作情况、群众接受认可度、技术成熟度等,因地制宜加强推广。同时鼓励企业、公益组织捐赠设备,国家出台了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如增值税方面,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无偿提供用于公益事业或者社会公众为对象的服务不视同销售,不征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方面,规定企业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向后结转3年内扣除等。
(二)关于医疗急救技能、标准的推广和普及。2021年,我委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从技术层面明确AED规划配置、安装要求,为各地科学规范铺设提供技术依据。2022年以来,我委会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13个部门在全国开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宣传包括心肺复苏在内的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我委指导各地加强公众培训,依托急救中心(站)和公立医疗机构等广泛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技能“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有效提升相关重点人群自救互救能力。
(三)关于增加院前急救服务报销科目和比例。我委高度重视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多次邀请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召开院前医疗急救专题研讨会,赴陕西、上海、北京、四川、浙江、辽宁等地密集调研,探索院前急救服务纳入医保报销,推动各地与医保部门合作,制定合理的报销政策,减轻患者的急救费用负担。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小型化、集成化、数字化国产医疗急救设备的应用,推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水平国产应急装备。同时不断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投入和运行保障机制,优化院前急救站点布局建设,强化救护车配备,加大信息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持续加强公众急救科普教育,全面提升我国医疗急救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年7月07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