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建议提案>建议

建议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65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8-18

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便捷居民就近看医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工作,将“以基层为重点”摆在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首要位置。我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重要任务,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乡镇卫生院3.3万个,村卫生室57万个,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加大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发挥中央资金导向作用。2018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约30亿元,其中30%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2023-2025年,中央财政投入11.54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和薄弱地区的577个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另一方面,督促地方落实投入主体责任。我委先后印发《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等,指导各地对照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儿科、口腔、中医、康复等科室建设,加强CT、DR、全自动生化仪等设备配备。截至2024年底,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比例分别达到83%、93%和95%,约有1/4的机构配备了CT。
    (二)关于增加居民医疗保险定点频次。为合理引导参保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诊,提高患者就医便利性、可及性,部分地方医保部门实行普通门诊定点就医,参保人一般可选择1-2家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常见病就诊机构,并可及时变更。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比例比上级医疗机构高10个百分点以上,加之门诊慢特病政策对慢性病、特殊疾病进行保障,有效减轻了参保人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医保门诊待遇保障政策不断完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医保基金支出增长明显,尤其是居民医保筹资有限,基金运行“紧平衡”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沿用了患者定点就医的做法。比如山东省16个统筹地区中有7个地市居民实行门诊定点就医(住院无相关规定),且一年内可以变更1-3次定点,发生费用前可随时变更,无次数限制。

(三)关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待遇,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一是会同中央编办等部门启动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2023年以来,累计已有8400余名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保障。二是加强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2010年以来,已累计招收中西部省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超过8.9万人。三是依托县域医共体推动县级人员下沉。2023年,我委等10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以县带乡、以乡带村的帮扶机制,突出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四是健全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落实“两个允许”,推行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收入。优化基层人员职称晋升政策,取消外语、论文等要求,允许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方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截至2024年底,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设置了中医科、全科内(儿)科,妇科、外科,设置率达到75%。

(四)关于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加强健康体重健康教育,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控烟限酒等健康理念。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全国高血压日”等主题活动日,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科普宣教,科学指导大众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二是指导各地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宣传。利用健康讲座、健康市集、新媒体、短视频等形式,增强公众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的认知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了解。三是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结合时令节气和疾病流行特点等,组织权威专家发布公众关注关心的养生保健、疾病防治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谋划实施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参保人员定点就医有关政策,更好顺应群众就近就便看病就医需求。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86

手机适配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