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健康普惠推动公共卫生政策全面落地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99元,服务面不断扩大,服务项目逐渐丰富,形成基本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格局。同时,我委积极推动科技赋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定印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基本内容(试行)》,指导各地加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规范建立和质量控制,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支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安全有序向本人开放。目前,以县域为单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本人开放的县(市、区)占比达到40%以上。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将健康普惠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石。我委始终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出的“以基层为重点”相关工作要求,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责任实行中央分档分担办法,统筹考虑区域财力状况等,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的比例,对东部地区按照50%-10%的不同比例予以补助。2025年6月,我委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做好相关健康服务,让群众可感可及。指导各地用好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增强健康宣教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结合“时令节气与健康”开展健康科普,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根据地方实际,通过举办健康科普讲座、送健康下乡、健康市集以及新媒体等形式和渠道,向公众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度,调动群众接受服务的积极性,推动服务均衡可及。
(二)关于积极推动数字技术成果在健康普惠的转化应用。2022年,我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指导各地加快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不同层级和业务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建设完善基层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乡村及偏远地区延伸。2023年,我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统筹建立县域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更多群众享受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的便利。此外,我委积极推进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基层应用,为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决策支持,有效提升基层规范化诊疗服务水平,目前,安徽、江西、宁夏等地已在全省(区)范围推广应用。
(三)关于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推进公共卫生政策实施。依托“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我委于2024年通过新型组织模式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辅助问诊机器人”试点项目,由我委直属单位牵头,组织国内科研院校的优势团队和数智医疗领域的头部企业,协同开展医学数据资源管理平台、自主大模型、智能诊断标准以及算力平台等关键技术攻关,以推动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基层医疗辅助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发展,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另外,该专项还拟于2025年布局新型组织模式试点项目“智慧病理和智慧影像技术研究”,持续推动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促进改善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基层应用,提高服务能力,保障服务质量,增强群众健康服务感受度。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5年7月14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