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司

医改快讯

医改快讯第121期
发布时间: 2013-03-05 来源:

(第121期)

卫生部医改办健康报社编制         2013222

一、医改进展

江苏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下半年逐步推开《新华日报》221报道 220江苏省召开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强调:一是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把工作重点放到规范基金管理和服务管理上来,加快推进大病保险试点。二是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突出抓好政府补偿到位,绩效考核到位等关键环节。三是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今年6月底前,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成试点工作的总结评估,下半年逐步推开。

河北省卫生厅召开医改工作调度会 河北省卫生厅医改办221报送 220日,河北省卫生厅召开了医改工作调度会,对当前医改工作中的资金补助、绩效工资比例政策以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建议提请召开河北省医改领导小组会议并对需提交省医改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会议要求,一是对当前医改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摸准搞清,并能提供数据支持;二是要建立医改办定期例会制度;三是要强化医改工作考核制度;四是要建立和完善医改信息报送制度。

三明市公立医院实行年薪制 福建省卫生厅医改办221报送 福建省三明市从21日起,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始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调整提高80项医疗服务价格。同时实行公立医院院长、医生年薪制。院长年薪由基本年薪和年度绩效薪构成,年薪统一由市卫生局、财政局等单位考核确定,并由市县级财政支付;医生年薪制则根据医生的职称进行具体分类,享受年薪制的医务人员不再执行绩效工资制度,不再获得与职工个人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津补贴及奖金。

邵武市村卫生室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福建省卫生厅医改办221报送 21日起,福建省邵武市142个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由政府实行专项财政补助,补助标准为每户籍人口数每年6元,按月发放。乡村医生同时享受每年1200元的岗位津贴。

北京启动调研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望实行诊疗费《新京报》221报道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卫生部门了解到,目前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设立一般诊疗费,医改相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调研。今后,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常见病,一般诊疗费可控制在10元左右,还可按规定享受医保报销。

三明市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 福建省卫生厅医改办221报送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城镇居民、新农合大病保险的保费标准确定为30//年,分别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新农合当年筹资及历年基金累计结余中提取。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统筹层次为县级统筹,新农合大病保险为市级统筹,新农合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22万元。

二、经验荟萃

重庆社区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 参保人只花1《重庆晨报》221报道 重庆市从2011年开始,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一般诊疗费标准为9元,其中医保承担8元。据介绍,目前该市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都实施了一般诊疗费制度,下一步将对全市所有的村卫生室进行电脑联网,使参保人员在任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享受到一般诊疗费政策。

青岛开发区收编乡村医生 聘为卫生监督协管员《齐鲁晚报》221报道 收编乡村医生,聘任他们为卫生监督协管员,监督基层卫生工作开展情况——青岛市开发区探索三级网络、三权分离的卫生监督模式,设立了专门的基层卫生监督机构改变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监督职能缺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卫生监督的效率和质量,卫生监管覆盖率、监督投诉处理率达到100%

三、记者调查

看病费用是成都市民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四川在线221报道 昨日,成都市卫生局通报了2012年下半年医疗服务与质量检查情况。结果显示,全市住院次均费用6198.38元,看病的费用仍是群众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因素。

各家医院预付卡互不相通 患者依然排队《文汇报》221报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于去年四季度启动了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付费模式。从统计数据来看,选择预付制的患者每天仅占门诊人次的5%左右。 该院调查发现,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就诊人群想法各异。如老年患者不会操作,不放心;年轻人往往认为自己只需看一次病,省得麻烦;外地患者觉得多张卡没必要。而让患者选择放弃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目前各家医院的预付卡相互之间不互通,使用范围十分局限。

四、媒体观点

医改新政还需多项配套改革《重庆晨报》221报道 国务院下发的医改文件规定,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标准,原则上10元左右。尽管大多数媒体都来解读新政将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但在源头上仍有很多疑问没有厘清,比如新政说诊疗费原则上”10元,在执行过程中弹性有多大?不同资历的医生差别有多大?等等。任何一项好的民生政策,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执行起来都很容易被人断章取义,最终面目全非,甚至祸国殃民,丧失党政公信。随着政改的不断深入,但愿让人充满期待的医改新政不会让老百姓失望。

基药双信封制度修订 拖欠货款问题强化行政干预 21世纪经济报道》221报道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其中正式对双信封制度做出了调整。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为保证基本药物的供应配送和资金支付,意见特别提出基本药物采购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货款统一支付,鼓励通过设立省级基本药物采购周转资金等方式优化支付流程,确保货款及时足额支付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政府为医疗机构支付基本药物采购货款,如果出现药品的安全事故,政府要不要承担责任?货款的支付属于市场行为,还是应该通过市场手段解决。

先看病后付费应该有时间表《法制日报  221报道 看病后付费无疑是一种有利于民生的惠民举措,显然越早实施就越能发挥其惠民效用。从当前部分医疗机构试点先看病后付费情况来看,虽然也发生了一些逃费现象,但是总体上比例并不大,只要完善相关制度就可以有效避免。所以,有关方面不应因为部分试点医院出现个别小额逃费现象就让全面推行变得遥遥无期,不应因为当前部分条件尚不完全成熟便延迟全面推行此项制度,而应尽快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同时,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