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改 快 讯
(第123期)
卫生部医改办 健康报社编制 2013年3月1日
一、医改进展 河南省为老年村医设立生活补助资金专户 河南省卫生厅医改办2月27日报送 河南省财政厅、卫生厅将联合出台《河南省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管理办法》,要求县级财政部门设立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资金专户,实行专账核算。县级财政部门在收到上级拨付的资金后,要在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为老年乡村医生统一办理生活补助银行帐户(卡),在每月25日前将当月的生活补助金拨到乡村医生帐户上。 厦门市聘请首批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督查总监 福建省卫生厅医改办2月26日报送 近日,厦门市探索聘请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督查总监来监督评价医疗服务安全质量。首批聘用4位,聘期3年。4位受聘的专家级督查总监,可独立或合作对医疗服务安全质量进行随机督查,对医疗机构发生的重大医疗服务安全质量事件组织开展个案调查或医疗机构整改进展及整改效果督查等。 安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部设中医科 河南省卫生厅医改办2月26日报送 今年,河南省安阳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建成标准化中医科。 据悉,去年3月份,该市全面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标准化建设工作,3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标准化中医科。今年,其余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都要建成标准化中医科,为社区居民提供针灸、推拿、煎药及保健养生、慢性病管理等服务。 张家口将民营医院纳入新农合大病定点医院《张家口晚报》2月25日报道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确定肺癌等14类重大疾病市、县级新农合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其中包括市仁爱医院和怀来县同济医院两家民营医院。据悉,这两家医院主要承担脑梗死等重大疾病的救治,参合农民前往该医院住院治疗,可以按相关政策享受到新农合重大疾病救治补偿。 宁波医药耗材实施集中采购《东南商报》2月27日报道 浙江省宁波市启动的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首批集中采购目录为吻合器、疝补片、手术用止血材料、手术用防粘连材料等4大类手术用耗材,平均价格比集中采购前有了较大幅度地下降。 二、实践探索 青岛市口腔医院引入二级库管理控制耗材支出 青岛市卫生局医改办2月27日报送 青岛市口腔医院为有效控制卫生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的增长,引入二级库信息化管理,由以前耗材直接发放到医生,改为发放到科室的二级库,由科室对二级库的耗材进行管理,按拆分包装的最小单位发放给临床医生,杜绝材料的浪费。二级库信息化管理以来,全院医疗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同比下降19.3%。 郴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用飞信 湖南省卫生厅医改办2月28日报送 湖南省郴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今年1月开始,社区医生们将有需求的慢性病患者、签约居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手机号加入飞信,向他们发送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信息通知,使他们能及时、详细地了解各种健康服务信息。 腾冲县妇保院建立短信平台为孕产妇解忧 云南省卫生厅医改办2月26日报送 云南省腾冲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以来,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短信平台,为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母婴保健及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等相关知识和信息,每月2条。截至目前,该短信平台累计发出短信23万余条,16000余名孕产妇受益。 三、记者调查 医疗联合体制度瓶颈待解 《半月谈》2月26日报道 2012年11月17日,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为“龙头”,跨区域组建起的包括45家医疗机构的医疗联合体,被医疗界人士称为“大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破冰之举”。近日,半月谈记者专程进行探访发现,首先,“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方便了患者诊治,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其次,各级医院受益。再次,国家受益。据统计,截至1月25日,联合体内共双向转诊458人次,回转375人次。但作为一项新探索,医疗联合体在运行中也遇到一些待解决的问题。第一,资金与技术保障还需加强。其次,政策层面也存在困扰。如医保政策规定,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转诊住院的起付线、补偿机制不同。患者每转一次院,就要交一次医保起付费。因此,双向转诊,尤其是恢复期的病人往下级医院转,表面上看是为患者节约了费用,但多缴的起付线又冲抵了这种节约,影响患者转诊的积极性。所以目前的双向转诊,患者积极性并未见太大提高,削弱了联合体医改的创新意义。第三,联合体内部的医师多点执业问题也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 四、媒体观点 中国应进入按病种分组付费阶段《21世纪经济报道》2月26日报道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支出,目前的策略和做法主要是总额控制。但从实践中看,在医疗服务补偿和医务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总额控制会造成推诿病人、使用目录外药品和耗材等状况。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说,医生吃饭靠自己,财政可以少出钱;医保基金控总额,医保机构可以少费力。这说明我国医疗服务治理和医保基金管理均处于粗放阶段。符合这种治理需求的支付方式是按病种分组付费改革(简称DRGs)。中国已在试行DRGs,但举步维艰、阻力很大。2012年北京市在北大三院等3家医院开展的DRGs试点,使医疗成本降低了12%。但是,DRGs需要全面实行,才能真正影响医疗服务行为,使医生得到合理补偿。同时推行DRGs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放弃部门利益,采取多部门的联合行动,并得到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公众的支持。 “先看病后付费”应是医改水到渠成结果《时代周报》2月28日报道 有媒体民调显示,有超过9成的民众对“先看病后付费”这种制度充满了期待,并寄望以此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表示,“先看病后付费”其实是一个包含多方面问题的复杂制度,应该是医改水到渠成的结果。要达到“先看病后付费”的结果,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医疗改革也要跟上。对异地结算问题,朱恒鹏表示,应该发展商保经办,医保结算能够跨越统筹区域。国家在基本医保方面应该有一个基本保障水平,超过这个水平的,应做成补充医保,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跨区结付。这样百姓在统筹区域内看病大部分不用交钱,少部分要交押金。而涉及到大病,由商保经办。最终达到的目标是:所有的人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但不是所有人都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一个社会的福利制度一旦过了,就会养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