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司

经验交流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简报第178期: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落实惠民利民措施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
发布时间: 2011-12-08 来源:

广西省玉林市始终坚持“凸显公益、群众受益”的改革原则,把惠民利民和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将公立医院改革与其他4项医改重点工作同步推进,使医改朝着惠民目标迈进。

 一、落实惠民措施,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

(一)实施医疗扶贫,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一是充分发挥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自身优势,设置了惠民病床305张、惠民门诊诊室51间。据统计,2009年以来,门诊共接诊贫困患者57877人次,减免药费351.76万、收住贫困患者6782人次减免住院费用153.26万元。二是创新医疗救助项目管理,在实施国家重大医疗救助项目中,规定项目救治对象严格按单病种收费控制,结合新农合补偿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偿,基本实现救助对象免费治疗。两年来,共完成手术救治唇腭儿童患者1156例、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2000多名、贫困家庭残疾儿童1851例、贫困家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566例、“西部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计划” 1338人次,比正常的收费下降了232.28万元,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受益面。

(二)实行医疗对口扶贫,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

一是加强沟通协调,不断健全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市中医院、市骨科医院分别与各县(市、区)医院、中医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书,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和八十多家乡镇卫生卫生院签订技术协作协议书,明确支援工作重点。二是着力提高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水平。市直三级医院从培训管理人员入手,重点加强医院管理层面的培训,并对重点科室进行业务院长查房活动,检查其医疗、护理等相关质量,予以评价、反馈,促进其不断整改提高。市直四家三级医院两年来已接收基层医疗机构进修医务人员530多人,免去进修费用20多万元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市直各三级医院先后为较落后的基层医疗机构垫资1000万元为32家协作医院的132台套设备进行捆绑采购,为基层医疗机构购买包括病床、手术床、X线机、B超、监护仪等医疗设备,为基层医院节约采购成本680万元。并将部分换代的设备,包括进口全身CT0.16梯度的核磁共振、自动生化仪等无偿配置到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总价值将超过1000万元,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得到更新和补充。

二、创新服务理念,开展优质服务

一是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各医院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订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案,目前,全市二级医院70%以上的病房在去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基础上推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二是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全市各医院均设立了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预约挂号工作,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网站、显示屏、公示栏、导医台等及时、准确地向患者公开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以及本单位预约挂号的电话等信息。患者可通过直接拨打医务人员的电话或者拨打单位预约挂号电话进行预约就诊。三是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实现人口健康信息全过程、全方位联系与共享。县级以上医院已全面启动电子病历,并与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四是优化门诊就医环境和流程。各医院通过增设医疗服务窗口、免费咨询点、便民服务点及客服中心等方便患者就诊。各医院还积极探索开展了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满足患者不同的服务需求。

三、控制公立医院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自治区集中招标采购价格框架下,积极探索公立医院药品、医用耗材、设备、物资采购的新机制。药品、耗材委托有资质公司进行采购管理,实施以来主要药品(按招标采购指导价)5%让利于患者直接让利患者935万元。在稳步推进药房托管工作的基础上,将试剂及后勤物品进行集中招标,各类物品总价格下降250%,为医院节约采购成本达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