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司

工作动态

公立医院改革简报第328期:成效初显 乘势而上 重医一院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
发布时间: 2013-05-13 来源:

按:建立医疗联合体,推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促进优质资源和医疗卫生高级人才下沉,是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重医一院)从2011317日起,先后托管5家当地医院,在深化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区域特色的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新模式,取得初步成效。2013318日,以重医一院为核心,5家托管医院加盟的重医一院医疗联合体正式挂牌成立。

成效初显  乘势而上

重医一院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

为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前期探索医疗联合体改革的基础上,联合托管的5家重庆当地医院,按照“1+5模式正式成立重医一院医疗联合体,稳步推进重庆市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构成模式

重医一院医疗联合体是由1家核心医院即重医一院与5家托管的重庆当地医院(大足区人民医院、海扶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酉阳县人民医院)组成的松散型医疗机构联合组织。

医疗联合体内核心医院通过输出人才、技术和管理,对各托管医院帮扶和指导。各托管医院的资产所有权仍归辖区政府所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医疗行政管理权仍归辖区卫生局。

二、联动方式

(一)派驻专家,加强医院管理和技术帮扶。重医一院派驻1名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高级职称专家到托管医院担任常务副院长,任命8-10名学科专家担任托管医院特聘专家,每月派遣3-6名中高级职称医师及护理骨干以科室团队形式进驻托管医院。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补偿措施,促进优质资源和高级人才下沉。指导学科建设,注重“以评促建”。根据各托管医院的实际,指导进行学科建设规划,通过实施学科答辩、科研申报答辩、教学比赛等形式,帮助打造或申报重点学科或重点专科。通过定期对等级医院创建工作进行指导、评估、预评审等方式,推进托管医院创建工作,以实现预期等级医院创建目标。科室共建,双方人员无缝对接。核心医院派出医疗团队以专家坐诊、查房指导、专科培训、专题讲座、学术活动的形式,促进托管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指导和支持托管医院治疗疑难重症,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形成“科室对科室,师带徒一对一”的帮扶关系。

(二)制定科学培养方案,加快人才建设。全时全方位接受各托管医院职能及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到核心医院进行免费培训、进修。按照“按需培养、学以致用、重点培养、择优发展”等原则,培养在本学科能承担起学术技术带头人职责的骨干技术人才。设立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每年从各托管医院选拔10-15名中青年优秀人才,资助其赴国内外优秀单位做访问学者或进行专业培训、研修。

(三)促进双向转诊,畅通绿色通道。建立双向转诊“联络员”制度,专人负责转诊病人的全程服务,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同时建立核心医院“延伸服务”机制,解除病人对“向下转”的担心,定期组织转诊协作医院召开双向转诊联系会,改进双向转诊工作。打造信息平台,共享医疗资源。核心医院负责建立与各托管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和远程教育中心,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建立以核心医院为基础的区域性放射诊断中心或检验检测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三、初步成效

(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服务能力提升。核心医院重点托管基层医院的班子成员和中层管理干部,帮助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帮助大足区人民医院实行了三级质控,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修订了急诊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2012年大足区人民医院门诊病人突破49万人次,同比增长22.69%,收治住院病人4.13万人次,同比增长25.44%,手术突破1万台次,同比增长9.35%。綦江区人民医院门诊病人46万,同比增长48.9%,收治住院病人2.7万次,同比增长19.4%,手术量突破7559台,同比增长11.2%

(二)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帮助大足区人民医院对中层医疗、护理、管理干部进行对口岗位培训100余人次,2012年该院17人获得高级职称晋升。帮助綦江区人民医院培训管理及技术骨干150余人次。指导各托管医院开展新技术数百项,部分科室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水平。

(三)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学术水平帮助大足区人民医院建设省、市级重点专科2个,指导获批特色专科2个。指导建设规范化ICUCCU及心导管室,其中ICU已达到卫生部标准。2012年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实现了托管医院高水平科研零的突破,获批市级科研项目6项。首次获得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88篇,CSCD 26篇。指导綦江区人民医院建设并获批省级重点专科1个、建设特色专科9个。帮助获得科研基金项目41项,其中首次获得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项,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市卫生局医学科技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CSCD等医学论文70余篇。(重庆市卫生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