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红
46岁,医学博士后,师承于名老中医李光荣。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医疗专家。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10月5日,当郭永红看到这条新闻时,她正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为病人看病,内心激动又骄傲。
身为一名中医,郭永红乐意看到中国独有的医术被认可并传承下去,而她自己也在努力把中医技术带到更多地方。去年9月16日,郭永红作为第八批援疆干部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中医科,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活。
治病救人 “这是做医生最大的乐趣”
在广安门医院,郭永红只是一名中医妇科医生,到了兵团医院后,她逐渐成长为一名多面手。除了妇科,内科杂症、肿瘤等她也都看。在兵团医院这段时间,郭永红用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甚至改变了很多病人的命运。
一位60岁的女病人让郭永红印象深刻。去年夏天,虽然天气很热,但病人像产妇一样戴着帽子,穿着厚衣服,病人告诉她:“我怕冷、怕风,看了多家医院都没有效果,有医生建议去看心理科,连家人都觉得我精神有问题。”经过仔细诊断后,她开药给病人调理了一段时间,最后病人恢复了健康,解除了身体和心理的痛苦。
当然,郭永红最擅长的仍是妇科,她在兵团医院首次开设了中医妇科专科门诊,新开展了一系列妇科检查治疗项目,如: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痛经;中药坐浴配合中医科自制紫草油膏治疗疑难杂症等。
知道北京知名的妇科中医专家到乌鲁木齐之后,不少患者慕名而来。有一个46岁的女病人对郭永红说:“我一直在等你来!”原来,这位病人是当地一家企业的副总,试管婴儿做了好多次,一直怀不上孕,经朋友推荐找到了郭永红。吃了九个月的中药后,她的卵子质量被调理得非常好,顺利怀孕。
“把病看好我也非常高兴。”郭永红说,“我觉得做医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到病人得到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
截至目前,郭永红已在兵团医院援疆一年。在这段时间里,她每周利用三个半天进行专家门诊,一年来共接诊患者近2000人次,平均每次门诊量25-30人左右。
出国义诊 “那些华侨老人都流了眼泪”
援疆期间,一次很特别的机会,让郭永红代表中医走出了国门。
作为国务院侨办中医专家库成员,郭永红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事侨务办公室邀请,作为中医专家成员参加“中华医学义诊团”,出访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三国慰侨义诊,受到当地新疆籍少数民族侨胞、中资机构和我驻外使领馆热烈欢迎。
在土耳其的哈萨克村,侨胞都住在蒙古包,由于偏远贫穷,那里没有医生,郭永红所在的义诊团到达后,给村里男女老少都义诊了一遍,还给他们留下了一些必需药物。郭永红说:“这个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在出访期间,应我驻土耳其郁向阳大使的邀请,郭永红专程为土耳其资深议员进行中医保健健康咨询义诊;此外,她还为哈萨克斯坦马西莫夫总理的父亲把脉诊疗,交流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受到自治区外侨办的表扬。
收徒传技 “我希望在这儿成为一座桥梁”
援疆医生私下里有一个口号——“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然而,郭永红坦诚地承认,中医传承并不容易。与西医相比,它需要医生更多的摸索和临床经验。尽管如此,郭永红说,她仍希望尽己之力为中医的传承和交流搭一座桥梁。
来到兵团医院后,郭永红先后一对一、手把手带教中医妇科徒弟1名、医院进修医生3名,把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在一次全科医生培训班后,哈密农场医院的医生闫惠萍听了郭永红讲课,主动提出想跟诊学习,经批准后从哈密来到兵团医院跟随郭永红学习了半年。现在闫惠萍学成回到哈密,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已经成为了当地最难挂号的医生。
这些徒弟在回到当地或独自出诊后,遇到疑难问题仍然经常向郭永红请教。“我还打算回到北京后,创造机会让他们到广安门医院进修学习,接触更多的临床病例。”郭永红希望这种中医的传承不因援疆结束而止步。
除此之外,郭永红还承担了兵团医院援疆专家教学任务,为全院临床医生及护士进行院内讲座,为兵团第一批中医药人才能力培训班授课,并承担兵团医院每月一次到兵团各师部、农场医院巡诊、教学、查房任务。
虽然工作很繁忙,但郭永红并不觉得累,“希望将来离开新疆时能留下更多的中医妇科治疗经验,使广大患者受益”。
援疆,对郭永红来说,并不是远走他乡,而是回到故乡。虽然已经有十年没有回来过,但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锡伯族人,郭永红觉得在兵团医院非常亲切,“我们祖先在200多年前就来维稳戍边了,所以我再继续我们祖先的精神,为新疆的稳定发展,希望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