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出发,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径、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市、辐射农村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一、政府主导,强力推动,将医养结合作为重要民生工程
一是高站位谋划、高标准部署。成立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并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改革事项和历年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二是完善标准规范、健全制度体系。把医养结合纳入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系列文件,不断完善医养结合、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及老年健康服务、康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三是把握重点环节、构建服务框架。坚持以点带面,强化整体推进,按照有计划、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思路,推动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框架。
二、改革牵引,创新举措,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径、新模式
一是把“医中有养”作为破题之举。首先,对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加强老年医学科和康复科建设,增加老年病床数量,拓展安宁疗护服务。其次,对于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推进医疗机构拓展养老服务功能,不断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再次,推进(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以社区(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或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通过内部改扩建等形式,建设乡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最后对村卫生室,通过托管、协议服务等方式与农村幸福院“联姻共建”,实现“医养一体·两院融合”。
二是把“养中有医”作为关键一环。大力推行“两个机构·一门服务”养老机构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和护理站,并派驻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对暂时不具备内设医疗机构条件的养老机构,全面推动并规范养老机构就近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
三是把“居家有约”作为有效手段。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室,将居家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的重点保障人群,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是把“失能有保”作为兜底之策。为确保失能、半失能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得到专业护理,在巨鹿县试点经验基础上,全市域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参保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