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站

图片集锦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图片集锦
中德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发布时间: 2013-09-27

92526日,中德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国际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主办,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协办。此次会议是中德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合作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演讲。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黄国雄、德国驻华大使馆社会与劳工事务处负责人斯派德尔致辞。

中德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项目是中德公共政策对话基金项目的一个重要子项目,目的是促进中德双方在社会政策领域的对话与交流。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德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项目在过去四年中顺利实施,连续开展了实地考察、专家研讨、合作研究等活动。目前,项目合作进一步深化,前期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已经引入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城市的工作之中。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研讨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交流各试点城市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经验。

王培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达2.3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6,其中约80%为农业转移人口。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王培安介绍,自2009年起,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就启动了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项目,并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理论和政策研究,着力构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开展政策评估。2012年,结合中德合作项目,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在武汉等8个城市启动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研究。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努力做好流动人口的卫生计生服务,并发挥工作网络优势广泛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活动,提高其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其社会融合。

王培安指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既需要政府的引导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要进一步发挥国内外专家智库作用,丰富和完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理论和政策研究;进一步关注流动人口医疗卫生和家庭发展政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建设开放包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研讨会上,武汉市、泉州市、咸阳市、上海松江区政府领导,无锡市、苏州市、长沙市、西安市人口计生委负责人就政府主导、政策统筹、立足社区,促进融合等交流了地方的实践经验。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及研究报告。课题组研究编制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和“流动人口市民化政策指标”。“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包括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四个维度,旨在从个体层面测量流动人口融合状况。“流动人口市民化政策指标”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卫生计生服务、社区接纳、入籍门槛六个方面,旨在评估各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的落实状况及对社会融合的作用和影响。课题组利用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8个试点城市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分析。

与会代表围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及融合状况、社会融合与健康、地方经验等3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研讨会期间,外方与会人员还考察了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粮道街昙华林社区,了解中国政府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方面的具体实践。

德国相关部委和学术机构的官员、专家学者,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部分试点城市的政府负责人,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司局和部分省市卫生计生委、人口计生委的负责人,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会场

王培安副主任做主旨演讲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国雄致辞

德国驻华使馆社会与劳工事务处主管斯派德尔致辞

专家在研讨时发言

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作总结发言

王培安副主任与参加会议的德国专家亲切握手

与会代表到武昌区粮道街昙华林社区考察

与会代表在武汉艺萌康复福利院参观考察时,观看听力康复儿童的表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