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卫生局多措并举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津南区是天津市四个环城区之一,户籍人口42万,常住人口66万。为确保流动人口享有与我区居民同等待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津南区按照深化医改部署,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一、近年来开展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府责任,落实保障措施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区、镇政府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承担组织领导、协调推动等职责,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加大经费保障。我区建立了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照本地人口人均35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区财政还投入200多万元,用于预防接种、重点传染病防治、妇幼群体保健等工作。全面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和经费保障。三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督导考核。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落实,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镇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工作机制建设,促进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一是建立目标人群管理机制。利用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及人口信息管理等系统,实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并纳入常规管理。统一实行防保医生分片包干,一人一片,乡村医生包村,为其免费提供疫苗接种、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筛查、传染病防治等服务。二是建立辖区目标人群主动搜索机制。由政府组织,村(居)委会配合,辖区卫生院及乡村医生负责,每个月对辖区目标人群开展一次主动搜索,并建立了奖惩机制。三是建立经费给付机制。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根据工作完成数量、质量,拨付工作经费,切实解决因经费打包给付,造成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难的问题。四是建立考核评估机制。每年制定下发具体考核办法和指标,将流动人口考核与本地人口同等对待,并将考核评估情况作为年底评比和对单位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强化服务能力建设,为工作落实提供支撑
一是构筑区、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从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科室、充实人员、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入手,加强区级医疗机构、妇儿中心、疾控中心的建设,切实发挥区级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中组织、服务和技术指导作用。从强化镇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卫生职能入手,充实完善防保组、妇保组、儿保组和社区科建设,提高组织落实能力。从加强村卫生所网底功能入手,落实乡医公共卫生工作职责,以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目标人群。二是加强网络硬件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条件。近年来,我区先后对卫生院以及公共卫生机构进行了新建扩建,极大地改善了房屋条件,投入资金更新和配置了设备,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卫生技术队伍建设,促进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项目的培训,提高项目人员和乡医服务技能。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采取多渠道培养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合理流向社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四)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依从性
一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开展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同时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农村、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集区开展咨询宣传活动,提高宣传覆盖面。二是与教育、民政、建委、计生、妇联等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如针对娱乐场所、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针对妇女的疾病筛查的宣传,针对孕前妇女的补服叶酸的宣传,针对儿童及家长的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等。三是利用服务网络开展宣传,在随访、疾病筛查、孕产妇管理、妇女病普查等工作中,利用宣传栏、印制宣传材料等形式对服务人群进行宣传。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落实,流动人口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截止目前,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分别达到40%以上,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孕产妇管理率、儿童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60/10万以下。
二是流动人口健康意识得到提高。通过几年的努力,流动人口对疫苗预防接种、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重点传染病防治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了一定的认识,主动接受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得到很大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落实国家试点各项任务,确保取得实效
作为国家级试点区,我区将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全力抓好试点的动员、组织和推动工作。
(二)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机制
进一步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资料;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调动基层医务人员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强化行政推动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各村(居)委会落实流动人口管理措施。
(三)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水平
从方便流动人口接受服务出发,提高服务可及性,做到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及时服务。从流动人口接受服务的意愿出发,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和宣传,引导流动人口自愿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流动人口的需要出发,不断调整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切实让流动人口感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好处,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